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教学大纲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课程教学大纲









0二四年四月编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2107

课程学分

1

总学时数

16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R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R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R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R平时作业  R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1学期

课程负责人

高枫

审核人

李兵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化工原理、化工设计、化工机械基础、化工工艺等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化工导论》课程是为化工类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概述性课程。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包括了无机化工、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环境化工等章节。此外还对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化学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规格等内容作了简要介绍。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化工专业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化工专业的各个领域,并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与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化工高等本科教育的学科体系和工程师的培养规格有基本了解。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熟悉现代化工的特点以及化工科学发展的趋势与未来,认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化工各领域有关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生产过程;

课程目标 2

增进学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领域的认识,了解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典型化工案例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例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提高学生对化工专业的认知,帮助学生顺利地向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过渡;培养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创新的追求。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H

1.3掌握工艺设计、制造专业工程基础知识,并将这些专业工程知识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解决实际化工类作品方案设计-产品研发-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中,并具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

1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L

3.2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2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M

12.1对于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12.3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相关技术与理论的重要进展和前沿动态

3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教学方式

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新生教育讲座

专题讲座

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与中学差异,如何改进学习方法以适应大学学习,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等关系。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

课程目标12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2

化学工业工艺发展现状与展望

专题讲座

介绍无机、有机、精细化工工艺现状、特点与不足,今后发展方向与趋势。

课程目标12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3


化工设备、仪表应用发展与展望




专题讲座

介绍化工设备、控制仪器、仪表的现状、特点与不足,将来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4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专题讲座

 介绍计算机在设备设计、计算、绘图等方面的应用现状、特点与不足,将来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123

 无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5

 化工专业引导讲座

 专题讲座

 介绍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情况,现有专业方向的地位、课程设置以及要求、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123

 无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6

 专业讲座一

 专题讲座

 绿色化工与清洁生产

 课程目标123

 无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7

 专业讲座二

 专题讲座

 先进的化学化工技术介绍

 课程目标123

 无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8

 专业讲座三

 专题讲座

 化工专业研究方法与科研选题

 课程目标123

 无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练习法,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应用能力;讨论法。

2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学生入校后,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进行第一次讲座。在军训后,进行课堂学习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其余讲座,原则上每周安排一次,有必要每周可以安排二次。每次讲座完,任课老师布置作业或小论文,学生完成后交由任课老师批改记录成绩,形成化工导论总成绩。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板块

考核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水平

12

40%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素质考核

工程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领悟水平

5

 课程目标 2

对于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5

30%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素质考核

运用化工知识、思想和方法和查阅文献来解决材料化学领域中分析化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2

 课程目标 3

是否具有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34678

30%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素质考核

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34678


是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34678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平时成绩比例50%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50%

课堂表现30%

课后作业30%

素质考核40%

课程目标1

30%

40%

30%

40%

36.5%=(30%*30%+40%*30%+30%*40%)*50%+40%*50%

课程目标2

40%

30%

30%

30%

31.5%=(40%*30%+30%*30%+30%*40%)*50%+30%*50%

课程目标3

30%

30%

40%

30%

32%=(30%*30%+30%*30%+30%*40%)*50%+30%*50%

(二)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查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导论总成绩 = 各次讲座成绩平均+期末考试成绩

各讲座成绩可以由学生听课时的表现、遵守纪律情况、作业等汇成该讲座成绩。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3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阐明知识的情况及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练习等(目标130%;目标240%;目标330%)

2)课后作业(30%:线下章节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140%;目标230%;目标3:30%)

3)素质考核(40%:主要包括学生在言行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学科专业意识、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与终身学习意识(目标130%目标230%;目标340%)。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的融会与运用情况。要求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化工的发展、前景、具体化工工艺等进行论述;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目标130%:目标230%; 目标340%)

3.总成绩评定

课程期末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 (100%= 平时成绩×50%+ 期末成绩 ×5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练习、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练习、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练习、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练习、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练习、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5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

课后作业

(1)答案正确率100%80%)。

(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2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2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2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2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素质考核

(1)学习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学习兴趣浓厚,经常问问题;遵守纪律,课堂发言积(40%)

(2)热爱科学,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60%)

(1)学习态度较端正,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有学习兴趣,有时会问问题;课堂上有主动发言;遵守纪律(40%)

(2)热爱科学,有一定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60%)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不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少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遵守纪律(40%)

(2)不够热爱科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6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半以上的时间不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学习兴趣,从不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不太遵守纪律(40%)

(2)不热爱科学,没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正确,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6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从未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从未问问题,课堂讨论从未发言、提问;或不遵守纪律(40%)

(2)不热爱科学,不能吃苦耐劳,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全正确(,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6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分。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1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课程英文名

Experimental Design andAnalysis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9122227

课程学分

1

总学时数

16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R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R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R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R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R平时作业  R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教学部

面向专业

化工专业

开课学期

1学期

课程负责人

孙晓瑞

审核人

先修课程

军事技能

后续课程

化工原理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有机化学实验B、物理化学实验A、化工热力学实验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1.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 吕英海,于昊,李国平.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

  2.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3)[M].李云雁.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3. 化学化工中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栾春晖,刘旭光.科学出版社, 2017.

课程资源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AFU-1449259161

课程简介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数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化工相关科学试验中的具体应用。由于化学化工科学试验条件的特殊性,需要研究者必须依据实际条件采用恰当的试验设计、获取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通过正确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试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二、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试验设计方法,合理分析试验数据,为正确设计科学实验提供思路,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数据处理基本方法,如极差、方差分析;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技术,如正交试验法、单因素实验法;化工专业实验报告书写规范以及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等;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科学实验,筛选合适的实验条件。

课程目标 2

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解不同试验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相关实际问题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M

2.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假设和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1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L

3.3有意愿并能够针对特定方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就改进的可能性进行初步分析。

2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

学习任务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试验设计概述

1.试验设计的发展历程

1

1.预习:整章课件

2.拓展阅读: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发展简史、研究意义以及在现实生活、科研中的应用

3.主题讨论: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知识可以用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哪些领域?

重点:

1.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2.有效数字的表示和试验结果的检验;

3.试验方案的制定。

难点:

1.异常数据的处理;

2.实验方案的制定。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2

讲授法:针对第3-7

演示法:针对8节中的试验方案的设计

练习法:针对4

讨论法:针对第9节中的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2.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1

3.试验设计的类型

1

4.试验中的误差

1

5.试验中的基本原则

12

6.有效数字

2

7.异常数据的处理

2

8.试验设计的阶段

1

9.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2

2

单因子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1.单因子试验

1

1.预习:整章课件

2.拓展阅读:采用单因子实验的两篇中文科技论文

3.主题讨论:单因子实验的及其方差分析的优缺点有哪些?

4.课后作业:设计一个单因子变量实验


重点:

1.方差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2.单因子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难点:

1.单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步骤;

2.单因子实验的灵活应用。

讲授法:整章

演示法:针对2

练习法:针对2-6

讨论法:针对第2节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表

4

2.单因子方差分析

12

3.多重比较

12

4.效应模型

12

5.正态检验

12

6.方差齐性检验

12

3

正交试验设计

1.正交试验设计的概念及原理

13

1.预习:正交试验设计课件

2.拓展阅读:科学家小传1篇、发展现状相关文献3篇、案例视频3

3.主题讨论:正交试验设计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如何利用该方法科学安排试验?

6.课后作业:正交试验的相关案例设计

7.章节小结: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总结方差和极差分析的区别

重点:

1.不同正交表的性质和特点;

2.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3.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利用极差确定影响因素的主次;

4.正交设计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难点:

1.正交表的选择和使用;

2. 利用价差确定因素的主次;

3.试验结果合理性的检验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

讲授法:针对234

演示法:针对34

练习法:主要针对34

讨论法:针对第5节,灵活运用

4

2.正交试验的方案设计

12

3.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12

4.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

12

5.正交实验设计的灵活运用

2

4

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1.实验报告简介

2

1.预习:整章课件

2.线上学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的课件、视频、测验;前测作业

3.拓展阅读:化学、化工专业相关的实验报告9

4.章节小结:画出章节知识的思维导图

重点: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

2.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和处理方法。

难点:

1.合理选择实验数据处理的正确方法。

自主学习法:针对第1

讲授法:针对3-5

发现法:主要针对2中预习的作用

练习法:针对5

讨论法:针对6

4

2.预习实验报告

2

3.实验数据记录

2

4.实验数据分析

12

5.实验报告撰写

12

6.实验注意事项

2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1. 试验设计的意义;

  2. 误差分析的作用;

  3. 单因子实验及方差分析;

  4. 正交试验法的优缺点及选用规则;

5)有效检验试验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筛选最优的试验条件

1-4

62%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末考核

 课程

 目标 2

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1-4

38%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末考核

运用试验设计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1-4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课题表现36%

课后作业24%

期末成绩

40%

课程目标1

50%

50%

80%

62%

课程目标2

50%

50%

20%

38%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6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与领悟情况及课程掌握程度。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讨论汇报、课堂测验、练习等(目标150%;目标250%)

2)课后作业(40%):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终身学习意识等(目标150%;目标230%)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以小论文的方式进行。小论文题目学生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内容为学科、专业认识或学习与 职业生涯规划或学习本课程的感悟及如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评分依据如下:题目是否合理(10%);语言是否通顺、富有感染力(20%);层次是否清楚(20%);中心是否突出(30%);论证是否充分(20%)。

3.总成绩评定

课程期末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 (100%= 平时成绩×60%+ 期末成绩 ×4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纸练习、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50%,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混乱,逻辑错误5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

课后作业

1)答案正确率超过90%80%)。(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1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素质考核

1)学习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学习兴趣浓厚,经常问问题;遵守纪律,课堂发言积极(20%)。(2)热爱科学,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较端正,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有学习兴趣,有时会问问题;课堂上有主动发言;遵守纪律(20%)。(2)热爱科学,有一定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不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少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遵守纪律(20%)。(2)不够热爱科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半以上的时间不按时完成课前网络平台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学习兴趣,从不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不太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没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正确(30%)。(4)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3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提前预习所学内容,从未问问题,课堂讨论从未发言、提问;或不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不能吃苦耐劳(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全正确(30%)。(4)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教学系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课程英文名

Experiments in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A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4127

课程学分

1.5

总学时数

36(含劳动教育1学时)

课程类别

R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R网络学习

R平时实验  □设计实验  □抽签操作考试   R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基础化学教学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1学期

课程负责人

张福兰/周  尚

审核人

靳斌斌

先修课程

高中化学

后续课程

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选用教材

何树华等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参考书目

1.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浙江大学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课程资源

http://www.icourses.cn/mooc/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

课程简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是一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主要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离提纯、纯度检验和废弃物的回收方法,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物质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等。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领悟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习得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具备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立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严格的“量”的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此课程是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陈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习得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阐明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离提纯、纯度检验和废弃物的回收方法,能描述某些常数和物质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知道最新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施方法、实验技术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

具备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误差、撰写实验报告、查阅化学手册的初步能力。

课程目标3

具备利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实验、团队研究与设计实验,具备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实验实践中,能不断反思、改进、规范实验操作,提高独立实验能力。

课程目标4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5

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涵义与构成,能够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养成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安全与环保意识。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M

1.2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M

2.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假设和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2

毕业要求4研究【H

4.2具有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平台搭建,开展实验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3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1对于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4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4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

5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3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学时数

项目类型

要求

每组人数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

实验1:无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劳动教育

实验教材和教师开发

1. 能够知道实验要求、规则、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3(含劳动教育1学时)

验证性

必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自学

12345

2. 能够认识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并知道常用仪器的洗涤、干燥、加热方法(重点)(难点)

3. 能够知道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写法(重点)

4. 能够知道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要求

5. 能够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重点)(难点)

6.能够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重点)

2

实验2溶液的配制

实验教材

1. 能够熟练使用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和电子天平等常用仪器(重点)

3

验证性

必做

1-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能够完成一般溶液的配制(重点)

3. 能够完成标准溶液的配制(重点)(难点)

4. 会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的固体试样质量和液体试样体积,并会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3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教材

1. 会称量和溶解固体试样,并能熟练完成溶解、浓缩、结晶、过滤、干燥等基本操作(重点)(难点)

4

综合性

必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学会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重点)

3. 能够对样品的纯度进行检验(重点)(难点)

4. 能够计算产率和撰写实验报告

4

实验4: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教材

1. 学会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重点)

4

综合性

选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会使用启普发生器,会安装气体的洗涤和干燥装置

3. 能够准确称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重点)(难点)

4.能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难点)

5

实验5:硫酸铝钾大晶体的制备

实验教材

1.获知重结晶原理和意义,学会重结晶的方法

4

设计性

选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学会生成复盐的方法(重点)

3.能够知道大晶体的生长过程(重点)(难点)

4. 完成变废为宝的设计实验,并从中体会绿色低碳生活的内涵

6

实验6: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

实验教材

1. 会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4

综合性

选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学会热过滤基本操作(重点)、并会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重点)

3. 学会粗制产品的精制方法(重点)(难点)

7

实验7: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离子交换法净化水的原理和方法(重点)

4

综合性

选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会使用电导率仪(难点)

3. 能够熟练安装净化水的装置(难点)

4. 能够完成水质检验(重点)

8

实验8: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教材

1. 能完成弱酸、弱碱解离平衡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的实验验证

4

验证性

选做

2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学

12345

2. 能完成缓冲溶液的性质,沉淀生成、溶解及转化条件的实验验证

3. 能够配制缓冲溶液并验证性质(重点)(难点)

4. 能完成同离子效应、盐类的水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验证(重点)

5. 能完成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沉淀的转化和分步沉淀的实验验证(重点)(难点)

9

实验9: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实验教材

1能够知道分析化学实验室规则、安全知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确立分析化学严格的“量”的概念

4

验证性

必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视频学习、提问、演示、自学

12345

2. 学会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写法

3. 学会规范使用酸式和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

4. 配制溶液:0.1 mol·L-1 NaOH溶液

5. 练习 NaOH HCl 溶液互滴,学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重点)(难点)

6. 测定 NaOH HCl 溶液体积比,并记录数据(重点)

7.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0

实验10:电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教材

1. 描绘电子天平的构造及其使用方法

2

验证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 学会固定质量称量法、差减法称取试样的操作(重点)

3 正确使用电子天平,通过称量练习固定质量称量法、差减法称取试样,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4.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1

实验11: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甲醛法测定铵盐中氮的原理和方法,获知指示剂的选择原理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4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会用容量瓶、移液管或吸量管进行溶液的配制和规范操作

3. 用递减称量法准确称取基准物质,并记录数据(重点)

4. 配制和标定NaOH溶液,并记录数据

5. 测定试样中含氮量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6. 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2

实验12: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双指示剂连续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两种碱性组分含量的方法原理

4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会用容量瓶、移液管或吸量管进行溶液的稀释和规范操作

3.标定HCl溶液,并记录数据

4.混合碱的双指示剂法测定及分析,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5. 计算混合碱各组分含量、相对平均偏差,做结果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3

实验13:水的硬度的测定

实验教材

1. 学会配位滴定法测定钙硬度、镁硬度、水的总硬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计算,获知铬黑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终点判断方法

4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 测定水样中Ca2+的含量,并记录数据(重点)

3. 测定水样的总硬度,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4. 计算水样中Mg2+的含量(重点)

5.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4

实验14:铅铋混合液中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

实验教材

1. 学会通过控制不同溶液酸度连续滴定多种金属离子的原理和方法,获知二甲酚橙指示剂的应用条件,学会确定终点的方法

4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 直接称量法准确称取基准物质,并记录数据(重点)

3. 标定EDTA标准溶液,并记录数据(重点)

4. 测定Pb2+Bi3+的含量,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5.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5

实验15: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高锰酸钾测定过氧化氢含量的原理和方法,获知自身指示剂的特定性及应用

3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 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3.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6

实验16: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间接碘量法的原理和操作,淀粉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使用要求和终点颜色的判断

4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 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并记录数据(重点)

3.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硫酸铜样品,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4.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7

实验17: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教材

1. 学会莫尔法进行沉淀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3

综合性

选做

1

课堂讲授、实验指导、查阅文献、提问、自学

12345

2.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含量,并记录数据(重点)(难点)

3.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说明:本课程共计36学时,无机化学实验部分必做实验共10学时、还需选做8学时实验,分析化学实验部分必做实验共4学时、还需选做14学时实验,教师也可另外出题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一般知识的吸收情况

19

25%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1~17

3. 无机化合物制备原理、方法与性质的领悟情况

56

4. 无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3567

5. 常数的测定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4

6. 纯度检验的方法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367

7. 物质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10~17

8.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法领会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5

9. 最新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实施方法、实验技术和发展趋势的追踪情况

2~8

11~17

 课程目标 2

1. 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水平

1~8, 10~17

20%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

2. 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水平

1~8, 10~17

3. 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水平

1~17

4. 查阅化学手册的能力水平

1~17


 课程目标 3

1. 利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参加小组实验、团队研究与设计实验的积极主动性

1~17

30%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

5.素质考核

2. 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

1~17

3. 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1~17

4.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水平

1~17

5. 反思、改进实验操作的能力水平

1~17

6. 独立实验的能力水平

1~17


课程目标 4

1. 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

1~17

15%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4.素质考核

2. 终身学习的意识

1~17

3. 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

1~17

5.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17


课程目标 5

1. 是否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是否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观

1~17

10%

1.实验预习

2.素质考核


2. 是否养成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

1~17

3. 是否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1~17

4. 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安全与环保意识。

1~17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实验预习成绩比例20%

实验操作成绩比例20%

实验结果成绩比例15%

实验报告成绩比例30%

素质考核成绩比例15%

课程目标1

30%

35%

20%

30%

0%

25%=30%*20%+35%*20%+20%*15%+30%*30%

课程目标2

20%

20%

40%

20%

0%

20%=20%*20%+20%*20%+40%*15%+20%*30%

课程目标3

25%

35%

40%

30%

20%

30%=25%*20%+35%*20%+40%*15%+30%*30%+20%*15%

课程目标4

20%

10%

0%

20%

20%

15%=20%*20%+10%*20%+20%*30%+20%*15%

课程目标5

5%

0%

0%

0%

60%

10%=5%*20%+60%*15%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实验预习(20%+ 实验操作(20%+实验结果(15%+实验报告(30%+ 素质考核(15%)。

1)实验预习(20%):通过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来评价学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领悟情况、查阅资料的能力等。包括回答预习问题、是否明确实验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提问等。(目标1:30%,目标2:20%,目标3:25%,目标4:20%;目标5:5%)。

2)实验操作(20%):通过学生实验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相关能力水平。(目标1:35%,目标2:20%,目标3:35%;目标4:10%)。

3)实验结果(15%):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产品质量的多少、产品的纯度、外观是否正常等。(目标1:20%,目标2:40%,目标3:40%)。

4)实验报告(30%):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实验数据处理(或产率计算)、结果报告、结果分析、讨论与建议、作业等。(目标1:30%,目标2:20%,目标3:30%;目标4:20%)。

5)素质考核(15%):通过线上和线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蓝墨云平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卫生、纪律、课堂发言与提问、回答问题等)、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实验习惯、社会责任、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与终身学习意识、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等(目标3:20%,目标4:20%;目标5:60%)。

2.期末成绩评定

无机化学实验的总成绩是取多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分析化学实验的总成绩是取多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值

3.总成绩评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总成绩(100%= 无机化学实验总成绩(50%+ 分析化学实验总成绩(50%)。

(三)评分标准

5-1评分标准表(非试卷考核项目)(无机化学实验部分)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验预习

1)学完了90%以上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

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90

100%40%)。

1)学完了80-8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

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80-89%40%)。

1)学完了70-7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

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70-79%40%)。

1)学完了60-6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

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69%40%)。

1)学完了<60%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

2)未全部完成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以下(40%)。

实验操作

1)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未损坏任何仪器(60%)。(2)操作视频录制清晰,视频剪辑合理且完整。(40%

1)操作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未损坏仪器(60%)。(2)操作视频录制清晰,视频剪辑较合理完整。(40%

1)操作不够正确、规范,未损坏任何仪器(60%)。(2)操作视频录制较清晰,视频剪辑不完整,现象能看到60%以上。(4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较生硬,未损坏任何仪器(60%)。(2)操作视频录不清晰,视频剪辑不完整,现象能看到40%以上。(4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生硬,且损坏仪器(60%)。(2)操作视频录不清晰且不完整,视频剪辑完全不合理。(40%

实验结果

1)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正确、规范;(50%)(2)产品纯度高,产量高,外观(晶形等)符合要求(50%)。

1)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基本正确、规范;(50%)(2)产品纯度不够高,或产量不够高,或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50%)。

1)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够正确、规范;(50%)(2)或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50%)。

1)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50%)(2)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50%)。

1)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50%)(2)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失败(50%)。

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40%)(2)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10%)(3)实验步骤、现象简明扼要;(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30%)(5)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90%以上(10%)。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40%)(2)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1-2条;(10%)(3)实验步骤、现象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3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80-89%10%)。

1)实验报告书写较规范,内容较全面;(40%)(2)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3-4条;(10%)(3)实验步骤、现象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3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70-79%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40%)(2)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不全面、正确,缺少5-6条;(10%)(3)实验步骤、现象基本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结果分析较马虎;(3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60-69%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40%)(2)实验注意事项未写,或成功关键未写,或缺少7-8条;(10%)(3)实验步骤、现象不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未分析结果;(3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低于60%10%)。

素质考核

1)实验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90-100%;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精神(3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整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从不乱倒乱扔(20%)。(4)和搭档配合默契,能积极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团队合成精神(20%)。(5)能积极参与实验劳动,态度端正,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0%)。

1)实验态度较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80-8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有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有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较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0%)。(4)和搭档配合还算默契,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一定团队合成精神(20%)。(5)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较端正,较热爱劳动,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0%)。

1)实验态度基本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70-7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2)很少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但反思不够深刻(10%)。(3)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验习惯不够好,实验台面不够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0%)。(4)和搭档配合不够默契,或不能很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团队合成精神不足(20%)。(5)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一般,不是很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不足(20%)。

1)实验态度不够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60-69%;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无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够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够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2)从未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乱倒乱扔现象(20%)。(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有偷懒现象,或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0%)。(5)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不够端正,没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0%)。

1)实验态度不端正,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不足60%;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2)从未问问题,从未回答问题,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总是乱倒乱扔(20%)。(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经常偷懒,且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0%)。(5)有时不愿意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不端正,没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0%)。



5-2评分标准(分析化学实验部分)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验

预习

完成全部线上平台的预习测试,且正确率在90-100%100%)。

完成全部线上平台的预习测试,且正确率在80-89%100%)。

完成全部线上平台的预习测试,且正确率在70-79%100%)。

完成全部线上平台的预习测试,且正确率在60-69%100%)。

未全部完成线上平台的预习测试,且正确率在60%以下(100%)。

实验操作

1)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60%)。

2)滴定终点准确,现象明显正确(40%)。

1)操作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60%)。

2)滴定终点现象基本明显准确(40%)。

1)操作不够正确、规范(60%)。


2)滴定终点现象明显,但不够准确(4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较生硬(60%)。

2)滴定终点不够准确(4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生硬(60%)。

2)滴定终点不现象准确,现象不明显(40%)。

实验结果

1)数据记录正确、规范(40%)。


2)实验测定结果准确,相对误差在正负5%之内,相对平均偏差≤0.3%60%)。

1)数据记录基本正确、规范(40%)。

2)实验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正负10%之内,相对平均偏差≤0.4%60%)。

1)数据记录不够正确、规范(40%)。

实验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正负15%之内,相对平均偏差≤0.5%60%)。

1)数据记录不正确、规范(40%)。

2)实验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在正负20%之内,相对平均偏差≤1%60%)。

1)数据记录不正确、规范(40%)。

2)实验测定结果相对误差超出正负30%,相对平均偏差≥1%60%)。

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20%)。


2)实验步骤完整且有条理和逻辑性(10%)。

3)实验数据处理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40%)。

4)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20%)。

5)完成实验讨论或思考习题(10%)。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20%)。


2)实验步骤完整正确(10%)。


3)实验数据处理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40%)。

4)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20%)。

5)基本完成实验讨论或思考习题(10%)。

1)实验报告书写较规范,内容较全面(20%)。


2)实验步骤基本完整正确(10%)。

3)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40%)。

4)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20%)。

5)部分完成实验讨论或思考习题(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20%)。

2)实验步骤不够完整正确(10%)。

3)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且结果分析较马虎(40%)。

4)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不全面、正确(20%)。

5)部分完成实验讨论或思考习题且不够认真(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20%)。


2)实验步骤不完整正确(10%)。


3)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且未分析结果(40%)。


4)实验注意事项未写,或成功关键未写(20%)。


5)没有完成实验讨论或思考习题;或实验数据有抄袭(10%)。

素质考核

1)实验态度端正,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90-100%;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30%)。

2)实验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且价值观正确;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


3)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20%)。

4)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整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从不乱倒乱扔(20%)。


1)实验态度较端正,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80-8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30%)。

2)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有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但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

3)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有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20%)。


4)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较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0%)。


1)实验态度基本端正,基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70-7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30%)。

2)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基本无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但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

3)很少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但反思不够深刻(20%)。

4)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验习惯不够好,实验台面不够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0%)。


1)实验态度不够端正,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60-69%;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无缺勤情况(30%)。

2)实验兴趣不够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够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


3)从未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20%)。


4)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乱倒乱扔现象(20%)。

1)实验态度不端正,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不足60%;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30%)。



2)实验兴趣不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30%)。


3)从未问问题,从未回答问题,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20%)。


4)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总是乱倒乱扔(20%)。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仪器分析实验

课程英文名

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4048

课程学分

0.5

总学时数

12(含劳动教育1学时)

课程类别

R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R网络学习

R平时实验  R设计实验  R抽签操作考试   R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基础化学教学部(分析化学)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开课学期

4学期

课程负责人

曹海燕

审核人

靳斌斌

先修课程

仪器分析、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后续课程

化工实训、毕业实习、化学工艺学、化工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选用教材

  1. 胡坪. 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何树华.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M].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参考书目

1. 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张剑荣. 仪器分析实验(第二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课程资源

云班课

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综合实践课,主要介绍仪器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类分析仪器的结构(如仪器组成、重要部件)及简单操作方法、典型样品测试的分析条件、样品前处理技术、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本课程是《仪器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专业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此课程是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经典仪器分析方法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具有从事化工生产技术开发和设计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4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较好胜任个人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的角色。

课程目标5

明确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H

1.2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4研究【M

4.1能够熟悉和掌握化工机械设备调试过程,及原料、产品等质量检测过程、化学分析仪器种类及其操作方法,并具有对原材料和产品性能做出有效评价的能力。

2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1对于自我学习的发展的必要性有正确认识

12.2具备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12.3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了解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相关技术与理论的总要进展和前沿动态。

3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L

6.1在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中,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机械作品品质管理体系。

4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化学工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5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学时数

项目类型

要求

每组人数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维生素C药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复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基本工作原理和重复基本操作步骤

4(含劳动教育学时0.5

验证性

必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学会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原理及构造(难点)

能书写预习报告、记录原始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能配制试样溶液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紫外标准曲线(重点)

能测定试样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2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蒽醌试样中蒽醌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复述UV-4100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基本工作原理和重复基本操作步骤(重点)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配制标准溶液,绘制紫外标准曲线(难点)

能正确操作紫外吸收光谱并测定蒽醌试样中蒽醌的含量(难点)

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3

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药物中核黄素的含量

实验教材

陈述F-2500或者F-4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复述荧光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重点)

配制标准溶液,绘制紫外标准曲线(难点)

能测定维生素B2药物中核黄素的含量(难点)

归纳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4

分子荧光法测定罗丹明B的含量

实验教材

复述F-2500或者F-4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简单的操作仪器。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表述荧光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重点)

配制系列标准溶液的,绘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重点)

能测定未知试样的浓度(难点)

绘制荧光强度If对罗丹明B溶液浓度c的标准曲线,并由标准曲线求算未知试样的浓度(难点)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尿素的含量

实验教材

复述流动注射多功能化学发光仪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基本操作。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表述化学发光流动注射测定尿酸含量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配制标准溶液,优化实验条件(重点)

能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能考察线性范围(难点)

能测定样品中尿素的含量(难点)

能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

6

苯甲酸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

实验教材

能讲述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展示光谱法测定苯甲酸结构的原理及相应的实验技能。(重点)

能用压片法制作固体试样晶片。

能测绘苯甲酸的红外光谱图

能结合资料,分析苯甲酸红外光谱图及主要吸收峰的归属。(难点)

能用标准谱图库鉴定未知化合物(课后)

能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7

土壤样品中铅镉总含量的测定

实验教材

复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

综合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阐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消解土壤样品(重点)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测定土壤样品中铅镉总含量(难点)

能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

8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钙镁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讲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含劳动教育学时0.5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总结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重点)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能设置工作条件

测定水中钙、镁的含量(难点)

能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

9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汞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归纳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讲述原子荧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重点)

能进行样品前处理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测定环境样品中汞的含量(难点)

10

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砷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复述原子荧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复述原子荧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进行样品前处理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测定环境样品中砷的含量(难点)

能作图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铜锌铅镉铬镍

实验教材

能归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仪器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阐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消解土壤样品

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铜锌铅镉铬镍(难点)

能作图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2

液相色谱法测定污染水样中苯和甲苯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总结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原理和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复述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进行样品预处理

能操作平衡色谱柱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测定污染水样中苯和甲苯的含量(难点)

能冲洗色谱柱

能作图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

实验教材

能复述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操作液相色谱。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能讲述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重点)

能操作平衡色谱柱

能配制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难点)

测定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难点)

能冲洗色谱柱

能作图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14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乙酸乙酯的含量

实验教材

能复述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乙酸乙酯的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8-10

1.自学: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

2.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学习;

3.演示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

4.提问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思索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5.现场指导: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12345

利用保留值进行定性的方法(重点)

能进行仪器调试

能准确配制标准溶液,以备测量校正因子(难点)

能依次进未知混合试样、纯物质、标准样品,得到合适的色谱图(难点)

能 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课后)

说明:本课程共计12学时,必做实验共4学时,还需在上述范围内选做8学时实验。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各类仪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1~14

40%

1.网络学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

2.有关分析仪器的结构及简单工作过程的掌握情况

1~14

3.样品前处理技术掌握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7910111213

4.典型样品测试的分析条件的掌握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13568111314

5.仪器分析方法的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局限性的了解情况

135681214

6.仪器分析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当代仪器分析前沿领域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的了解情况

136


课程目标 2

1.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1356789111214

30%

1.网络学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4.素质考核

2.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水平

1~14

3.准确记录原始数据的能力水平

1~14

4.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水平

1~14

5.查阅标准谱图库的能力水平

6

7.利用仪器化学实验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1237891011121314

8.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水平

711


课程目标 3

1.分析、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14

20%

1. 网络学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4.实验结果

2.反思、改进实验操作的能力水平

1~14

3.独立实验能力水平

11

课程目标 4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1~14

5%

1.实验操作

2.素质考核


课程目标5

1.是否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科学态度

1~14

5%

1. 网络学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4.素质考核

2.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1~14

3. 是否具有责任心与安全意识

1~14


4.是否明确大学生日常劳动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是否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

1~14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网络学习15%

实验操作25%

实验结果10%

实验报告35%

素质考核15%


课程目标1

40%

60%

30%

45%

0%

39.75%=40%*15%+60%*25%+30%*10%+45%*35%+0%*15%

课程目标2

20%

20%

0%

35%

65%

30%=20%*15%+20%*25%+0%*10%+35%*35%+65%*15%

课程目标3

35%

10%

70%

15%

0%

20%=35%*15%+10%*25%+70%*10%+15%*35%+0%*15%

课程目标4

0%

5%

0%

0%

25%

5%=0%*15%+5%*25%+0%*10%+0%*35%+25%*15%

课程目标5

5%

5%

0%

5%

10%

5.25%=5%*15%+5%*25%+0%*10%+5%*35%+10%*15%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网络学习(15%+实验操作(25%+实验结果(10%+实验报告(35%+素质考核(15%

1)网络学习(15%):包括学生课前完成网络学习平台任务点的情况、测验情况和章节学习次数等(目标1:40%,目标2:20%,目标3:35%,目标55%)。

2)实验操作(25%):通过学生实验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相关能力水平。包括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习惯是否良好、实验态度是否端正、实验纪律等。(目标1:60%,目标2:20%,目标3:10%,目标4:5%,目标55%

3)实验结果(10%):包括实验数据的真实性、相对标准偏差、样品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误差等。(目标1:30%,目标3:70%

4)实验报告(35%):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讨论等。(目标1:45%,目标2:35%,目标3:15%,目标55%

5)素质考核(15%):通过线上和线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平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卫生、纪律、课堂发言与提问、回答问题等)、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实验习惯、社会责任、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与终身学习意识(目标2:65%,目标4:25%,目标5:10%)。

2.期末成绩评定

仪器分析实验不进行期末考核

3.总成绩评定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总成绩(100%=平时各个实验成绩总和/实验个数。

  1. 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网络学习

1)学完了90%以上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90

100%30%)。

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90%以上(10%)。

1)学完了80-8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80-8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80-89%10%)。

1)学完了70-7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70-7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70-79%10%)。

1)学完了60-6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6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60-69%10%)。

1)学完了<60%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未全部完成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以下(30%)。(3)章节学习次数<任务点60%以下(10%)。

实验操作

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未损坏任何仪器(100%)。

操作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未损坏仪器(100%)。

操作不够正确、规范,未损坏任何仪器(100%)。

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较生硬,未损坏任何仪器(100%)。

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生硬,且损坏仪器(100%

实验结果

数据记录等正确、规范,符合要求(100%)。

数据记录基本正确、规范,不符合要求(100%)。

数据记录不够正确、规范,不符合要求(100%)。

数据记录不够正确、规范,不符合要求(100%)。

数据记录不正确、规范,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失败(100%)。

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50%);(2)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10%);(3)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简明扼要(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过程详实,且结果分析深刻(10%);(5)提出创新性建议(10%);(6)课后思考题正确率达90%以上(10%)。

1)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50%);(2)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1-2条(10%);(3)实验原理阐述较准确,实验步骤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过程较详实、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1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10%);(6)课后思考题正确率达80-89%10%)。

1)实验报告书写较规范,内容较全面(50%);(2)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3-4条(10%);(3)实验原理阐述较规范,实验步骤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1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10%);(6)课后思考题正确率达70-79%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50%);(2)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不全面、正确,缺少5-6条(10%);(3)实验原理阐述不够规范,实验步骤基本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结果分析较马虎(1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10%);(6)课后思考题正确率达60-69%10%)。

1)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50%);(2)实验注意事项未写,或成功关键未写,或缺少7-8条(10%);(3)实验原理阐述不规范,实验步骤不正确(10%);(4)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未分析结果(10%);(5)未提出创新性建议(10%);(6)课后思考题正确率低于60%10%)。

素质考核

1)实验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90-100%;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整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从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默契,能积极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较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80-8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有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有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较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还算默契,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一定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基本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70-7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很少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但反思不够深刻(10%)。(3)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验习惯不够好,实验台面不够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不够默契,或不能很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团队合成精神不足(25%)。

1)实验态度不够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60-69%;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无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够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够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乱倒乱扔现象(25%)。(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有偷懒现象,或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不端正,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不足60%;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从未回答问题,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总是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经常偷懒,且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5%)。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部分析化学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有机化学实验B》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有机化学实验B

课程英文名

Experi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B

双语授课

是 否

课程代码

08114100

课程学分

1.5

总学时数

36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网络学习

平时实验  设计实验  □抽签操作考试   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基础化学教学部(有机化学教研室)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2学期

课程负责人

何树华

审核人

靳斌斌

先修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后续课程

物理化学A、物理化学实验A、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

选用教材

何树华, 朱  晔, 张向阳. 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1.

参考书目

1. 何树华, 秦宗会, 徐建华. 基础化学实验[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

2. 王玉良, 陈静蓉. 有机化学实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0.

课程资源

长江师范学院SPOC平台:http://yznu.fanya.chaoxing.com/portal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实验B》是一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此课程是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技术、分离纯化方法、纯度检验方法和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本课程是《有机化学A》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工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验证、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典型有机反应和化合物性质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陈述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习得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阐明一些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离提纯、纯度检验和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能描述最新的有机化学实验实施方法、实验技术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

具备正确观察实验现象、查阅化学手册和运用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思想与方法认识、表达、分析有机化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

具备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方案、利用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研究、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准确分析实验结果、规范描绘仪器装置简图、撰写实验报告、解决有机化学相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课程目标4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实践中,能提出问题、不断反思,规范、改进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5

明确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和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验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M

1.2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M

2.1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假设和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2

毕业要求4研究【H

4.2具有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平台搭建,开展实验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3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2具备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4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4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

5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学时数

项目类型

要求

每组人数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

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劳动教育理论和熔点的测定

实验教材

能阐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涵义与内在联系,能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

5

验证性

必做

1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说明大学生日常劳动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

能复述有机实验规则、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能认出常见实验仪器,说明仪器的洗涤、干燥与加热方法

能说明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写法

能复述熔点测定的意义和基本原理

能找出熔点测定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测定熔点的方法与基本操作:毛细管的装样、装置安装、测定熔点(重点、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2:常压蒸馏与分馏

实验教材

能复述蒸馏、分馏的原理和意义

4

验证性

必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识别分馏柱的种类,且能正确选用

学会蒸馏和分馏装置的正确安装及使用

能找出分馏与沸点测定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常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能进行蒸馏与分馏操作(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3

实验3:乙酰苯胺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由苯胺制备乙酰苯胺的原理和方法,初步学会实验装置设计的方法

3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制备乙酰苯胺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正确装配实验装置,制备乙酰苯胺(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产率的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4

实验4:重结晶提纯法(乙酰苯胺的纯化)

实验教材

能复述重结晶提纯法的原理和意义

4

验证性

必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学会重结晶提纯基本操作与方法,包括溶剂选择、样品溶解、脱色热滤结晶、抽滤、干燥等(难点)

能进行熔点测定,检验乙酰苯胺的纯度(重点)

能找出重结晶提纯法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重复实验步骤,进行回收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5

实验5折光率的测定

实验教材

能复述折光率测定的原理与意义

2

验证性

必做

1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折光率测定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正确使用阿贝折光计,明确阿贝折光计的维护方法(重点)

能独立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的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6

实验6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以醇为原料合成一卤代烷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溴乙烷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习得低沸点蒸馏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学习洗涤、巩固蒸馏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纯化溴乙烷,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7

实验7: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酯化反应的原理与酯的制备方法,初步学会实验装置设计的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学会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磁力搅拌器的使用,巩固蒸馏、洗涤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纯化乙酸乙酯,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8

实验8水蒸气蒸馏与柠檬烯的提取

实验教材

能复述水蒸汽蒸馏的原理、意义及方法

5

验证性

必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巩固蒸馏、萃取、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安装水蒸气蒸馏装置,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橙皮中的柠檬烯、并纯化产品,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9

实验9:薄层色谱

实验教材

能复述薄层色谱的一般原理、意义和操作方法

3

验证性

必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制浆、铺薄层板、活化薄层板、点样、展开、显色等薄层色谱操作技术(重点)

能用薄层色谱分离混合物(难点)

能计算Rf值,重复实验步骤,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10

实验10无水乙醚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醇分子间脱水制备醚的反应原理、意义和方法,初步学会实验装置设计的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学会低沸点液体有机物的蒸馏、磁力搅拌器的使用,巩固萃取、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装配蒸馏滴加装置,加热制备、纯化无水乙醚,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11

实验11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醇分子间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意义和实验方法,初步学会实验装置设计的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明确分水器的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学会回流、磁力搅拌器的使用,巩固蒸馏、萃取、洗涤、干燥等操作(重点)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正确安装装置,加热回流制备、纯化正丁醚,测定折光率、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2

实验12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实验教材

能复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液-固萃取、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和升华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安装装置,提取、纯化咖啡因(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3

实验13微波辐射合成对氨基苯磺酸

实验教材

能阐述微波辐射下合成对氨基苯磺酸的原理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微波辐射技术,能安装装置,在微波辐射下合成、分离提纯对氨基苯磺酸,巩固重结晶、抽滤等操作(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4

实验14:微波辐射合成己二酸二乙酯

实验教材

能阐述微波辐射合成己二酸二乙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微波辐射技术、减压蒸馏,巩固蒸馏、洗涤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纯化己二酸二乙酯(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5

实验15:减压蒸馏(己二酸二乙酯的或对甲基苯乙酮的纯化)

实验教材

能复述减压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减压蒸馏装置的安装、拆卸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6

实验16:对甲基苯乙酮的制备

其他

能阐述傅-克酰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习减压蒸馏,巩固磁力搅拌器的使用、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纯化对甲基苯乙酮(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7

实验17: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

实验教材

能阐述乙酰水杨酸制备的意义、实验原理和方法

4

验证性

选做

2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巩固磁力搅拌器的使用、重结晶等基本操(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纯化乙酰水杨酸,测定学点,检验产品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验步骤,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18

实验184-苯偶氮基苯酚的合成

其他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验条件、设计制备实验、产品纯化、纯度检查方案(难点)

4

设计性

选做

2

自学

查阅文献

讨论

12345

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交流,完善和修改实验方案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重氮盐、制备4-苯偶氮基苯酚,提纯产品,检验其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19

实验194-丁氧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教师开发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实验条件、设计制备实验、产品纯化、纯度检查方案(难点)

4

设计性

选做

2

自学

查阅文献

讨论

12345

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交流,完善和修改实验方案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安装装置,制备4-丁氧基苯甲酸乙酯,提纯产品,检验其纯度(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进行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20

实验20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其他

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分析混合物性质、设计分离提纯实验方案(难点)

4

设计性

选做

1

自学

查阅文献

讨论

12345

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交流,完善和修改实验方案

能找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能安装装置,分离提纯混合物中各组分(难点)

能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说明:本课程共计36学时,必做实验共23学时,还需在上述范围内选做13学时实验,要求设计性实验至少完成4学时,教师也可另外出题。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有机化学实验一般知识的领会情况

1

30%

1.网络学习

2.平时实验

3.设计实验

2.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1245891215

3.有机化合物制备原理与方法的把握情况

34671011131416-18

4.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2-19

5.纯度检验的方法领悟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125

6.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领会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812

7.最新的有机化学实验实施方法、实验技术和发展趋势的陈述情况

191314

课程目标 2

1.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水平

1-19

15%

1.平时实验

2.设计实验

2.查阅化学手册的能力水平

1-19

3.运用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思想与方法认识、表达、分析有机化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9

课程目标 3

1.设计有机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水平

1-19

30%

1.平时实验

2.设计实验

2.利用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研究的能力水平

1-19

3.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水平

1-19

4.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水平

1-19

5.描绘仪器装置简图的能力水平

1-36-810-18

6.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水平

1-19

7.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1-19

课程目标 4

1.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19

15%

1.网络学习

2.设计实验


2.反思、改进实验操作的能力水平

1-19

3.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水平

17-19

课程目标 5

1.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19

10%

1.素质考核

2.设计实验

2.是否具有完全与环保意识

1-19

3.是否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科学态度

1-19

4.是否能说明大学生日常劳动的涵义与构成,能设计大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案并实施劳动,是否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

1-19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期末考核(设计实验)成绩比例30%

网络学习成绩比例14%

平时实验成绩比例49%

素质考核成绩比例7%


课程目标1

20%

70%

30%

0

30%

课程目标2

15%

0

20%

0

15%

课程目标3

35%

0

40%

0

30%

课程目标4

20%

30%

10%

0

15%

课程目标5

10%

0

0

100%

1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网络学习(20%+平时实验(70%+素质考核(10%

1)网络学习(20%):包括学生课前完成网络学习平台任务点的情况、测验情况和章节学习次数等。

2)平时实验(70%):各实验项目平时成绩总和/项目数。

中每个实验的成绩=实验操作(25%+实验结果(25%+实验报告(50%)。

 ①实验操作(25%):通过学生实验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相关能力水平。

 ②实验结果(25%):包括实验数据的记录、产品质量的多少、产品的纯度、外观是否正常等。

 ③实验报告(50%):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实验数据处理(或产率计算)、结果报告、结果分析、讨论与建议、作业等。

3)素质考核(10%):通过线上和线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平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卫生、纪律、课堂发言与提问、回答问题等)、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实验习惯、社会责任、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劳动态度、劳动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

2.期末成绩评定

有机化学实验B的期末考核为设计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实验结果。

设计实验成绩(100%=方案设计(30%+实验操作(20%+实验结果(20%+研究报告(30%)。

3.总成绩评定

有机化学实验B总成绩(100%=平时成绩(70%+设计实验成绩(30%)。

  1. 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网络学习

1)学完了90%以上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90-100%30%)。

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90%以上(10%)。

1)学完了80-8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80-8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80-89%10%)。

1)学完了70-7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70-7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70-79%10%)。

1)学完了60-69%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完成全部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69%30%)。(3)章节学习次数达到应学习的知识点60-69%10%)。

1)学完了<60%任务点课件与视频(60%)。(2)未全部完成平台测验,且正确率在60%以下(30%)。(3)章节学习次数<任务点60%以下(10%)。

平时实验

1)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未损坏任何仪器(25%)。(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正确、规范;产品纯度高,产量高,外观(晶形等)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实验装置画得规范;实验步骤、现象简明扼要;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90%以上(50%)。

2)操作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未损坏仪器(25%)。(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基本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不够高,或产量不够高,或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1-2条;实验装置画得较规范;实验步骤、现象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80-89%50%)。

1)操作不够正确、规范,未损坏任何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够正确、规范;或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较规范,内容较全面;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3-4条;实验装置画得较规范;实验步骤、现象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70-79%5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较生硬,未损坏任何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不全面、正确,缺少5-6条;实验装置画得不够规范;实验步骤、现象基本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结果分析较马虎;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60-69%5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生硬,且损坏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失败(25%)。(3)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未写,或成功关键未写,或缺少7-8条;实验装置画得不规范;实验步骤、现象不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不正确,且未分析结果;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低于60%50%)。

素质考核

1)实验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90-100%;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整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从不乱倒乱扔(25%)。(4)能积极参与实验劳动,态度端正,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5%)。

1)实验态度较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80-8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有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有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较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较端正,较热爱劳动,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5%)。

1)实验态度基本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70-7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很少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但反思不够深刻(10%)。(3)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验习惯不够好,实验台面不够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一般,不是很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不足(25%)。

1)实验态度不够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60-69%;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无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够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够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乱倒乱扔现象(25%)。(4)能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不够端正,没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5%)。

1)实验态度不端正,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不足60%;不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从未回答问题,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总是乱倒乱扔(25%)。(4)有时不愿意参与实验劳动,态度不端正,没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25%)。

设计实验

1)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无抄袭,有创新;能和搭档、老师进行有效讨论,有团队合作精神(20%)。(2)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爱护公物,节约药品,有强烈的安全、环保意识(20%)。(3)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正确、规范;产品纯度高,产量高,外观(晶形等)符合要求(20%)。(4)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实验装置画得规范;实验步骤、现象简明扼要;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习题正确率达90-100%40%)。

1)设计方案较科学,无抄袭,但创新不足;能和搭档、老师进行讨论,有一定团队合作精神(20%)。(2)实验操作基本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爱护公物,节约药品,有一定的安全、环保意识(20%)。(3)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基本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不够高,或产量不够高,或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0%)。(4)实验报告书写基本规范,内容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差1-2条;实验装置画得较规范;实验步骤、现象基本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习题正确率达80-89%40%)。

1)设计方案不够科学,需修改,无抄袭,但创新不足;基本不和搭档、老师讨论,或团队合作精神不足(20%)。(2)实验操作不够正确、规范;不够爱护公物,或不能节约药品,或安全、环保意识不足(20%)。(3)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够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不够高,且产量不够高,或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0%)。(4)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差3-4条;实验装置画得不够规范;实验步骤、现象不够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有错误,或结果分析不够深刻;习题正确率达70-79%40%)。

1)设计方案不合理,需大力修改,有抄袭痕迹,无创新;不和搭档、老师讨论,或无团队合作精神(20%)。(2)实验操作不正确、规范;不爱护公物,不节约药品,安全、环保意识不足(20%)。(3)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够正确、规范、全面;产品纯度不高,且产量不高,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0%)。(4)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差5-6条;实验装置画得不规范;实验步骤、现象不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有错误,且结果分析马虎应付;习题正确率达60-69%40%)。

1)设计方案不合理,需大力修改,基本全是抄袭,无创新;不和搭档、老师讨论,且无团队合作精神(20%)。(2)实验操作不正确、规范;不爱护公物,不节约药品,毫无安全、环保意识(20%)。(3)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全面;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失败(20%)。(4)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差7-8条;实验装置画错;实验步骤、现象不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有错误,且未进行结果分析;习题正确率低于60%40%)。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部有机化学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化工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工实训

课程英文名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Training

双语授课

£RR

课程代码

09114193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实训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2,3学期

课程负责人

高枫

审核人

石文兵

先修课程

化工原理、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化工实训》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主要讲授酿造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设备、化工反应过程等内容。学生能够在实训中进行分析和试验,对比、分析和改进化工单元操作及产品等生产过程、质量评价方法、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化工、物理、数学、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多种方法独立设计化工产品的生产、管理、研发方案,为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具有从事化工生产技术开发和设计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训、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工过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针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3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化学工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较好胜任个人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的角色。

课程目标4

具备与团队成员高效沟通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学习和实训,养成整洁、有序、珍惜仪器设备的良好实训习惯,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具备较强的独立完成实训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M

1.2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M

2.1通过文献研究、实训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假设和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2

毕业要求4研究【H

4.2具有进行实训方案设计、实训平台搭建,开展实训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3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L

9.2能够选择目标和工作日程,实施计划和组织有效会议,执行团队基本规定,实施有效交流(聆听、合作、提供和接受信息),进行正面和有效的反馈,实现项目的规划、安排和执行,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创造性和决策力),谈判并解决冲突。

4


三、课程学习内容

3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学时数

项目类型

要求

每组人数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1

实训1安全教育

实训教材

化工实训室规则

4

验证性

必做

2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

1234




化工实训室安全知识(重点)










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和实训报告的写法










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难点)







2

实训2流体综合实训

实训教材

能复述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原理和意义

4

验证性

必做

1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




流体输送过程中流量测量仪表的使用技能










流体阻力实训设备的使用和流量测量仪表、压差测量仪表的结构特点和安装方式










能找出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学会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训步骤操作(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训步骤,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学会离心泵的操作步骤,掌握实训组织方法(难点)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正确掌握用作图法处理实训数据(重点)










能找出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实训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涡轮流量计和功率表的使用










重复实训步骤,进行结果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3

实训3-气对流传热实训

实训教材

能理解选用-气对流传热的实训原理和方法

4

综合

必做

1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




学会-气对流传热实训的操作步骤,掌握实训组织方法










能找出汽-气对流传热实训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重点)










习得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并学会传热膜系数测定的实训数据处理方法(重点)










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壁面温度的方法(难点)










重复实训步骤,进行结果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4

实训4填料塔气体吸收实训

实训教材

能理解填料塔气体吸收实训原理和方法

4

综合性

必做

1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




空塔气速与压降的关系,掌握液泛规律










总传质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HOG测定方法,找出液泛点气速并与通用关联图所得液泛气速进行比较(重点)










体系中各个点压强测定和塔顶和塔底压差的测定(难点)










气体流量的调节和控制。(重点)










流速和压降的关系并绘制空塔气速与压力降之间的关系曲线(难点)







5

实训5:板式塔连续精馏实训

实训教材

理解以板式塔为代表连续精馏实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

综合性

必做

1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5




填料精馏塔的结构,观察填料间气液接触状况










.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训的操作方法(重点)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单板效率,以及达到一定分离效果所需的理论塔板数(难点)










阿贝折光仪和恒温槽的使用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训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测取不同过滤压力下恒压过滤常数、单位过滤面积当量过滤量、当量过滤时间;测取滤饼的压缩性指数和物料常数(重点)










测定关系并绘制不同压力下的关系曲线(难点)










测定lg△P-lgK 关系并在双对数坐标下绘制不同压力下的lg△P-lgK 关系曲线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训步骤,进行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撰写实训报告







6

实训6气流干燥实训

实训教材

能复述气流干燥实训的一般原理、意义和操作方法

4

验证性

必做

10

自学

讲授法

演示法

提问法现场指导

1234




气流干燥设备的流程及工作原理










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及干燥速率曲线(重点)










衡速干燥段的对流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难点)










能画出装置图,重复实训步骤,进行数据处理、产率计算、结果报告和结果分析










能够闭卷回答相关问题(重点)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综合分析与运用化工基本理论的水平

1-16

20%

1.实训预习

2.实训操作

3.实训报告

4.素质考核


2.化工实训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1-16




3.分析、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16



课程目标 2

1.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水平

1-16

55%

1.实训预习

2.实训操作

3.实训报告

4.素质考核


2.能够评估化工实训的合理性、安全性、复杂性等

1-16



课程目标 3

1.针对化工工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16

15%

1.实训预习

2.实训操作

3.素质考核


2.设计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3.化工设计环节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 4

1.正确观察实训现象的能力水平

1-16

10%

1.实训操作

2.实训报告

3.素质考核


2.合理处理实训数据的能力水平

1-16




3.实训误差分析能力

1-16




4.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

1-16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实训预习成绩(20%

实训操作成绩(30%

实训报告成绩(40%

素质考核成绩(10%


课程目标1

20%

10%

30%

10%

20%=20%*20%+30%*10%+40%*30%+10%*10%

课程目标2

50%

50%

60%

50%

54%=20%*50%+30%*50%+40%*60%+10%*50%

课程目标3

30%

20%

0%

30%

15%=20%*30%+30%*20%+10%*30%

课程目标4

0%

20%

10%

10%

11%=30%*20%+40%*10%+10%*1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单个实训平时成绩(100%=实训预习(20%+实训操作(30%+实训报告(40%+素质考核(10%

1)实训预习(20%):通过学生的实训预习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训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情况、查阅资料的能力等。包括回答预习问题、是否明确实训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提问等。(目标120%;目标250%;目标330%)

2)实训操作(30%):通过学生实训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相关能力水平。(目标110%;目标250%;目标320%;目标420%)

3)实训报告(40%):包括实训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训装置、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实训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讨论、作业等。(目标130%;目标260%;目标410%)

4)素质考核(10%):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如卫生、纪律、课堂发言与提问、回答问题等)、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实训习惯、社会责任、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与终身学习意识。(目标110%;目标250%;目标330%;目标410%)

2.期末成绩评定

化工热力学实训不进行期末考核。

3.总成绩评定

化工热力学实训总成绩(100%=各实训项目平时成绩总和/项目数。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训预习

1能够认真书写预习报告,且正确率在90-100%40%);2清楚实训原理和实训方法(10%);3)清楚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4)全面查阅化学物质的物性常数(10%);5实训思考题解答正确率90-100%30%)。

1)能够认真地书写预习报告,且正确率在80-90%40%);2)基本清楚实训原理和实训方法(10%);3)基本清楚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4)比较全面地查阅了化学物质的物性常数(10%);5实训思考题解答正确率80-90%30%)。

1)比较认真地书写预习报告,且正确率在70-80%40%);2部分实训原理和实训方法不清楚(10%);3)比较清楚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4查阅化学物质的物性常数不全面(10%);5实训思考题解答正确率70-80%30%)。

1预习报告书写不认真(40%),且正确率在60-70%2)不清楚大部分实训原理和实训方法(10%);3)不能清楚描述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4查阅的化学物质的物性常数有错误(10%);5实训思考题解答正确率60-70%30%)。

1书写预习报告不认真,有明显错误,且正确率<60%40%);2)完全不清楚实训原理和实训方法(10%);3)完全不清楚仪器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10%);4)没有查阅化学物质的物性常数(10%);5实训思考题解答正确率<60%30%)。

实训操作

1仪器连接美观大方,摆放合理(20%);2仪器操作规范协调,操作步骤了然于心(40%);3同组人员配合密切,实训习惯优良(10%);4实训现象记录清楚(20%);(5)实训完成后关水关电;仪器设备、辅助设备干净整洁(10%)。

1仪器连接比较美观大方,摆放比较合理(20%);2仪器操作基本规范,操作步骤基本正确(40%);3同组人员配合比较密切,实训习惯良好(10%);4实训现象记录比较清楚(20%);(5)实训完成后关水关电;仪器设备、辅助设备比较干净整洁(10%)。

1仪器连接不够美观大方,摆放不够合理(20%);2仪器操作不够规范,部分操作步骤出现错误(40%);3同组人员配合不够密切,实训习惯一般(10%);4)部分实训现象记录不清楚(20%);(5)实训完成后部分仪器没有按要求关闭;仪器设备、辅助设备不够干净整洁(10%)。

1仪器连接有明显错误(20%);2仪器操作不够规范,多数操作步骤有错误(40%);3同组人员配合不够密切,实训习惯较差(10%);4)大部分实训现象记录不清楚(20%);(5)实训完成后大部分仪器没有按要求关闭;清洁卫生不彻底(10%)。

1仪器连接和摆放完全错误(20%);2仪器操作不规范,操作步骤完全错误(40%);3同组人员缺乏配合,实训习惯很差(10%);4实训现象记录不清楚或未进行记录(20%);(5)实训完成后未关水关电;没有清洁卫生(10%)。

实训报告

1)实训报告书写整洁规范(20%);(2)实训操作步骤与实际操作相符(20%);(3)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训数据处理科学合理,图、表清晰,结果准确(40%);(4)实训误差分析得当;思考题解答正确率在90-100%,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位(20%)。

1)实训报告书写比较整洁规范(20%);(2)实训操作步骤与实际操作基本相符(20%);(3)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训数据处理科学基本合理,图、表比较清晰,结果基本准确(40%);(4)实训误差分析大部分合理;思考题解答正确率在80-90%,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到位(20%)。

1)实训报告书写不够整洁规范(20%);(2)实训操作步骤与实际操作有少部分不相符(20%);(3)少部分实训数据的处理不够科学合理,缺少必要的图表,结果有少数错误(40%);(4)实训误差分析不够全面;思考题解答正确率在70-80%,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到位(20%)。

1)实训报告书写不够整洁规范,缺少必要的内容(20%);(2)实训操作步骤与实际操作大部分不相符(20%);(3)缺少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训结果不完整(40%);(4)大部分实训误差分析不合理;思考题解答正确率在60-70%,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不到位(20%)。

1)实训报告书写不规范,缺少必要的内容或有明显错误(20%);(2)实训操作步骤与实际操作完全不符(20%);(3)缺少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训结果错误或未得到实训结果(40%);(4)实训误差分析不合理或未进行误差分析;思考题解答正确率60%或未解答思考题,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

素质考核

1)实训态度端正,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精神(40%)。

2)实训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能反思、改进实训操作(30%)。

3)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训习惯,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30%)。

1)实训态度比较端正,遵守纪律,无缺勤情况,有1次迟到或早退情况;实训比较较认真,有较好的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实训兴趣比较浓厚,上课讨论发言比较积极,偶尔能反思、改进实训操作(30%)。(3)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训习惯,有环保和安全意识(30%)。

1)实训态度不够端正,有时不遵守纪律,无缺勤情况,有2次迟到或早退情况;工作作风比较严谨,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

2)实训兴趣一般,上课讨论发言参与度不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训操作(30%)。(3)比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训习惯不够好,缺少环保和安全意识(30%)。

1)实训态度不端正,有时不遵守纪律,无缺勤情况,有3次以上迟到或早退情况;工作作风不严谨,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实训兴趣较低,极少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不能反思、改进实训操作(30%)。(3)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训习惯不好,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30%)。

1)实训态度有严重问题,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工作作风不严谨,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

2)实训兴趣很低,从不少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不能反思、改进实训操作(30%)。(3)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训习惯很差,环保和安全意识薄弱(30%)。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工原理(一)、(二)

课程英文名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II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207608112077

课程学分

8

总学时数

128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R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R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R课堂表现  R阶段性测试  R平时作业   R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学工程与工艺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34学期

课程负责人

贾乾发

审核人

高枫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一)、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制图及AutoCAD、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

选用教材

1. 柴诚敬、贾绍义主编. 化工原理(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23.

参考书目

1. 陈敏恒. 《化工原理》(第五版、上下册) [M],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2. 蒋丽芬.《化工原理(第三版)》[M], 2021.

3. 杨祖荣. 《化工原理》(第四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1.

课程资源

1. 化工原理在线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课程简介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该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化工基本单元操作的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流体流动、传热、分离和干燥过程的计算,培养学生用工程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更深领域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熟悉流体流动与输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发、精馏、吸收和干燥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和设备选型;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伯努利方程、准数、对流传热机理、传热方程、单效蒸发、干燥的基本理论及相关计算。

课程目标 2

了解化工生产所涉及的某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了解典型化工设备的主要性能并能联系化工过程的原理来理解;了解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 3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物料特性和技术、经济特点,能合理地选择单元操作及设备;能根据选定的单元操作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设计,当缺乏数据时能设法获取;熟悉操作原理、操作方法和调节参数,具备分析和解决操作中产生故障的基本能力;具备探索强化或优化过程与设备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 4

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及技能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定量计算、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理念。

课程目标 5

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及该学科在研究、发展过程中的特色;注重严谨、求实科学作风的培养;渗透“绿色、微型、仿真”的现代化工生产实验理念。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H

1.1能够应用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统计学、物理和化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H

2.2应用工程推理的原理和方法,假设和简化复杂的工业系统和环境,选择并应用概念性和定性模型,并应用实验验证等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M

3.3能够根据实际工程环境及工程需求,应用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3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L

11.3 能够将工程管理的原理和经济决策的方法用于材料成形工艺及设备的设计、运行及管理。

4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L

7.2 理解化工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评价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5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

1.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预习:熟悉整章教材内容和课件;

2.线上学习:参与话题讨论;

3.提问:对绪论提问

1

重点:

1.本课程的前沿,本课程的两条主线:共同的研究内容和共同的研究方法;

2.化学工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几个常用基本概念;

3.化学工程学的内容;

难点:

1.实验室研究与化工生产的差别;

2.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3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45节;

演示法:针对1节中的化工单元操作的过程;

4



2.化工生产工艺及流程


12






3.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


1






4.化学工程学的内容


14






5. 实验室研究与化工生产的差别;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化生产


2




2

流体流动

1.流体的密度、静压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1.预习:流体流动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流量、流速、连续性方程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科学家伯努利的成长经历;

4.主题讨论:静力学方程的应用有哪些?

5.课后作业:静力学方程的应用、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流体静力学与动力学方程,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压强的基准和单位间的换算、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2.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雷诺准数、

边界层概念;

4.简单管路计算、复杂管路计算的特点、普遍规律;

难点:

1.直管阻力、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能量损失的根源;

2.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原理、特点、相关计算及应用;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1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345节;

演示法:针对第6节中的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练习法:针对第24节。

16



2.流量与流速、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应用


12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粘度、非牛顿流体、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概念


1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总能量损失


12






5.简单管路计算、复杂管路计算


123






6.测速管、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1




3



流体输送机械

1.离心泵

1.预习:流体输送机械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离心泵工作原理及组成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输送液体机械与输送

气体机械有何不同?

5.课后作业:流体输送机械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不同流体输送机械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4

重点:

1.离心泵、往复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

2.离心泵基本方程式、主要参数与特性曲线、安装高度、工作点和调节、管路曲线与泵的工作点;

3.静风压、全风压等基本概念;

难点:

1.离心泵的选择;

2.其他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3.离心通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58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3467节;

演示法:针对57节中的离心泵和风机的选择;

练习法:针对第24节;

讨论法:针对第2节中的离心泵的工作曲线和第7节中的风机的工作曲线对比。

10



2.离心泵基本方程式、主要参数与特性曲线


12






3.离心泵安装高度、工作点和调节


15






4.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的工作点


15






5.离心泵的选择、其他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15






6.风压、风量、静风压、全风压等基本概念


12






7.离心通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结构、理解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12






8.其他风机原理及应用


12




4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

1.颗粒各种直径的意义、粒度分布、密度等基本概念

1.预习: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沉降、过滤及固体流态化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的特点和区别?

5.课后作业: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总结沉降和过滤的特点和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

重点:

1.颗粒的特性、颗粒床层的特性及应用;

2.沉降速度、阻力系数、离心沉降原理、旋风分离原理,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的特性、相关计算及应用;

3.过滤基本方程、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4.离心机结构、原理、操作。

难点:

1.过滤基本方程、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

2.流态化、流动阻力形成与计算、流化设备结构、性能、气力输送特点;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289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3456节;

演示法:针对第3节中的旋风分离设备工作原理;

练习法:针对第456节;

讨论法:针对第56节中的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的学习方法。

10



2.颗粒的特性、颗粒床层的特性及应用


1






3.沉降速度、阻力系数、固体颗粒的粗分原理、离心沉降原理、旋风分离原理


123






4.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的特性、相关计算及应用


123






5.过滤基本概念、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


123






6.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相关计算


1






7.过滤设备、滤饼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123






8.离心机结构、原理、操作与应用


1






9.流态化的基本概念、流动阻力形成与计算、流化设备结构、性能、气力输送特点


1




5

液体搅拌

1.搅拌设备的结构和常用搅拌设备的性能

1.预习:搅拌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液体搅拌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主题讨论:搅拌与流体流动的联系?

4.章节小结:对比总结搅拌中流体流动状态,画出章树状图。

1

重点:

1.搅拌设备、搅拌作用下流体的流动及混合机理

2.其它类型混合器及搅拌器的选型和发展趋势

难点:

1.搅拌功率的准数关联式

2.均相系统搅拌功率的计算和非均相物系搅拌功率的计算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34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节;

演示法:针对第2节中的液体搅拌;

讨论法:针对第2节中的液体搅拌时流体形态判读。

2



2.搅拌作用下流体的流动与混合机理


123






3.其它类型混合器及搅拌器的选型和发展趋势


1






4.均相系统搅拌功率的计算、非均相物系搅拌功率的计算


1235




6

传热

1. 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交换的方式、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载热体及其选择

1.预习:传热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传热的方式、计算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科学家小传、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5.课后作业:传热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三种传热方式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

重点:

1.传热的基本方式;

2.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3.傅里叶定律;

4.对流传热膜系数及影响因素、膜系数值,对流传热机理;

5.能量衡算;

6.平均温度差法;

7.换热器选择与应用;

8.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难点:

1.平壁的热传导;

2.圆筒壁的热传导;

3.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和总传热系数

4.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5.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的估算;

6.传热的强化途径。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45712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681011节;

演示法:针对第12节中的传热的设备工作原理;

练习法:针对第311节;

探究法:针对第4节中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讨论法:针对第2910节中三种传热方式的对比学习方法。

16



2. 热传导基本概念和其特点、傅里叶定律


12






3. 导热系数物理意义及应用、平壁的热传导、圆筒壁的热传导相关计算


12






4. 对流传热膜系数及影响因素、膜系数值,对流传热机理


3






5. 保温层的临界直径计算方法


4






6. 能量衡算、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和总传热系数


4






7.平均温差法、传热单元数法及其应用


12






8.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对流传热过程的因次分析、壁温的估算


12






9.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的求算方法及应用


12






10.辐射基本概念、物体的辐射能力和有关的定律、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相关计算


12






11.换热器选择与应用;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12






12.各种间壁式换热器的性能和传热的强化途径,具有换热器设计计算能力


12




7

蒸发

1.蒸发器的结构与选型

1.预习:蒸发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蒸发及相关设备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蒸发的原理与应用?

5.课后作业:蒸发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单效蒸发与多效蒸发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

重点:

1.温度差损失

2.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3.多效蒸发的流程

4.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难点:

1.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2.蒸发器的工艺设计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5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34节;

演示法:针对第5节中蒸发设备;

讨论法:针对第2节中蒸发的特点和第5节中多效蒸发的学习方法。

6



2. 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12






3.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加热蒸汽的经济性和蒸发过程的节能措施


14






4. 多效蒸发的流程、多效蒸发的计算、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135






5. 多效蒸发的适宜效数


135




8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

1. 传质与分离方法

1.预习:传质分离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传质分离的概念及应用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工业中熟悉的传质分离过程有哪些?

5.课后作业:传质分离过程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

难点:

1.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对流传质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4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3节;

演示法:针对第3节中分子扩散、对流传质;

练习法:针对第4节;

讨论法:针对第3节中质量传递的学习方法。

4



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12






3. 分子扩散、对流传质的一般原理


12






4. 相际传质的过程特征


12




9

气体吸收

1. 气液相平衡

1.预习:气体吸收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气体吸收及解吸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科学家小传、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双膜模型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5.课后作业:气体吸收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35

重点:

1.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

2.亨利定律的应用;

3.对流传质机理;

4.吸收剂用量的决定;

5.塔径、填料层高度、塔板数的计算;

6.吸收系数的测定;

7.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

难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2. 吸收过程的机理;

3. 吸收速率方程的各种表达式及速率常数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359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12467节;

演示法:针对第9节中的解吸原理;

练习法:针对第67节;

探究法:针对第2节中相际之间传质的步骤和机理;

讨论法:针对第8节中影响吸收系数的因素和第9节中解吸的学习方法。

20



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135






3. 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气相中的定态分子扩散、液相中的分子扩散


12






4. 扩散系数、对流传质、吸收过程的机理、双模理论、分吸收速率方程、总吸收速率方程


12






5. 溶液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


135






6.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决定


135






7. 塔径的计算、填料层高度计算、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具有填料塔一般设计计算能力


12






8. 吸收系数的测定、吸收系数的经验公式、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12






9. 脱吸相关计算、高浓度气体吸收计算、非等温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及运用


12




10

蒸馏

1. 蒸馏基本概念

1.预习:蒸馏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蒸馏的概念及原理等内容的课件、视频;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酿酒工艺流程?

5.课后作业:精馏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吸收与蒸馏过程的研究思路和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蒸馏分离的特点与分类;

2.相对挥发度;

3.气液相平衡表达式;

4.精馏过程原理和条件、精馏操作流程;

5.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6.进料状况的影响;

7.理论板层数的求法;

8. 回流比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

9. 馏出液组成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

10. 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原理、特点;

难点:

1.平衡蒸馏、简单蒸馏的原理、特点及其计算;

2.物料在塔板上的温度及浓度变化;

3.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

4.理论板层数、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5.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6.精馏塔的操作和调节。

7. 萃取剂要求、萃取精馏与恒沸精馏比较与选择。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14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345678913

演示法:针对5节中的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第6节中的精馏;

练习法:针对第6

讨论法:针对第5节中的平衡蒸馏、简单蒸馏和6节中的精馏学习方法

20



2. 蒸馏分离的特点和分类


12






3. 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135






4. 两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


135






5. 平衡蒸馏、简单蒸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12






6. 精馏过程原理和条件、精馏操作流程


12






7. 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12






8. 进料状况的影响


135






9. 理论板层数的求法、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捷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塔高和塔径的计算


14






10. 几种特殊情况时理论板层数的求法、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精馏塔的操作和调节


14






11. 回流比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


135






12. 馏出液组成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


135






13. 萃取剂要求、萃取精馏与恒沸精馏比较


135






14. 流程方案的选择、理想、非理想多组分物系的气液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应用、关键组分的概念、清晰分割与非清晰分割的情况及各组分在塔顶和塔底产品中的预分配最小回流比、简捷法确定理论板层数


135




11

-液萃取

1. 三角形图及液-液组成关系在图中的表示与应用、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1.预习:液-液萃取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萃取及三角形相图等内容的课件、视频、测验;

3.拓展阅读:科学家小传、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萃取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5.课后作业:萃取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对比总结蒸馏与萃取过程的原理和流程,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 三相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2. -液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3. 单级萃取的计算;

4. 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计算;

难点:

1. 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2. 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计算;

3. -液传质设备的结构;

4. 设备中流体流动和传质特性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245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13

演示法:针对4节中的萃取设备工作原理;

讨论法:针对第3节中的单级萃取计算和多级萃取计算过程;

8



2. 萃取剂的选择


135






3. 单级萃取的计算;多级错流接触萃取的计算、多级逆流接触萃取的计算


12






4. 混合-澄清槽、塔式萃取设备、离心萃取塔、液-液传质设备的流体流动和传质特性


12






5. 萃取设备的选择


135




12

固体物料的干燥

1. 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H-I图及其应用

1.预习:固体物料的干燥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湿空气的性质等内容的课件、视频、测验;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晾晒衣服过程的原理?

5.课后作业:固体物料的干燥教材作业

6.章节小结:干燥过程不同阶段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 湿空气的各种性质;

2.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3. 物料中的水分;

4. 干燥时间的计算

难点:

1. 湿空气的H-I图;

2. 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4.干燥器设计计算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5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1234

演示法:针对5节中的干燥设备运行过程;

练习法:针对第24

讨论法:针对第12节中的湿空气和湿物料性质;

10



2.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12






3.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12






4. 物料中的水分、干燥时间的计算


135






5. 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具有干燥器设计计算能力


134




13



其他分离过程

1. 结晶基本概念;

1.预习:其他分离方法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结晶、膜分离及超临界萃取等内容的课件、视频、测验;

3.拓展阅读: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章节小结:对比总结传质分离单元操作过程的异同,画出章节树状图。

12

重点:

1. 结晶过程的相平衡;

2.溶液结晶过程与设备及产量的计算;

3.超临界萃取简介;

难点:

1. 结晶过程的动力学;

2.熔融结晶过程与设备;

3.膜分离过程的主要传递机理;

4.超临界萃取的流程和应用。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34节,进行自学交流与汇报;

讲授法:针对第2

演示法:针对2节中的结晶过程;

讨论法:针对第4节中的超临界萃取的学习方法。

2



2. 结晶过程的相平衡、结晶过程的动力学、溶液结晶过程与设备及产量的计算、熔融结晶过程与设备、其它结晶方法


135






3. 膜的种类、过程机理、分离膜、膜组件以及膜的运用


12






4. 超临界萃取简介、超临界萃取的传质、超临界萃取的流程和运用


135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1.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1)流体流动(流体流动型态、伯努利方程式、直管阻力计算)

2)离心泵(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与特性曲线)

3)传热

4)气体吸收

5)蒸馏

6)固体物料的干燥

1258911

50%

1.课堂表现(讨论、发言、提问等)

2.课后作业

3.线上、线下测试

4. 闭卷考试


2.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2)蒸发、萃取、结晶单元操作的原理

1234567




3.化工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化工设备的结构

2)设计型计算

3)操作型计算

4)化工设计

234567



 课程

 目标 2

1.化工原理基本思想和工程意识的理解水平

235

30%

1.课堂表现

2.课后作业

3.线上、线下测试

4.拓展与实践(模拟上课)

5.闭卷考试


2.运用化工原理基本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245




3.化工原理教学设计与模拟上课的能力水平

25



 课程

 目标 3

1.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234567891011

10%

1. 课堂表现(自学测验)

2.拓展与实践(专题研讨、小组学习等)


2.归纳意识与总结经验的形成情况

1234567891011



 课程

 目标 4

1.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情况

1234567891011

5%

1.课堂表现

2.作业

3.线上学习


2.创新意识形成情况与创新能力水平

1234567891011



 课程

 目标 5

1.参加协作学习情况

1234567891011

5%

1.拓展与实践

(模拟上课、专题研讨、模拟上课等)

2.课堂表现(讨论、发言)


2.口头表达、文字表达、沟通与交流能力水平

1234567891011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此处需与上表基本一致)


平时考核成绩40%

期末考试成绩60%



课堂表现10%

课后作业50%

随堂测验10%

半期考试25%

素质考核5%



课程目标1

40%

50%

60%

40%

0%

60%

50%=40%*(10%*40%+50%*50%+10%*60%+25%*40%)+60%*60%

课程目标2

25%

30%

20%

30%

0%

40%

30%=40%*(10%*25%+50%*30%+10%*20%+25%*30%)+60%*40%

课程目标3

20%

15%

10%

20%

30%

0%

10%=40%*(10%*20%+50%*15%+10%*10%+25%*20%+5%*30%)

课程目标4

10%

5%

5%

10%

70%

0%

5%=40%*(10%*10%+50%*5%+10%*5%+25%*10+5%*70%)

课程目标5

5%

0%

5%

0%

0%

0%

5%=40%*(10%*5%+10%*5%)

 备注:以上考核方式类型及占比均为示例,需确保每一列占比总和为10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1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能力水平。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测验、练习等,每人每期参加上述课堂活动不得少于两次,少于两次者,课堂表现成绩记为0分。(目标140%;目标225%;目标320%;目标4:10%;目标5:5%)

2)课后作业(5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线上、线下作业的设计。线上的章节作业主要为选择(含排序)、判断题,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作为前测,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线下的章节作业作为后测,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150%;目标230%;目标315%;目标4:5%)


3)随堂测验(10%:以闭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160%;目标220%;目标310%;目标4:5%;目标5:5%)

4)半期考试25%:包括探究性学习、专题研讨、模拟上课、小论文等。主要考查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展示与汇报能力等。(目标140%;目标230%;目标320%;目标4:10%)

5素质考核(5%:主要包括学生在言行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学科专业意识、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与终身学习意识(目标330%;目标4:70%)。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包括选择、判断、填空、简答、计算等5种题型。(目标160%;目标240%)

化工原理(一)考试章节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及固体流态化、搅拌、传热、蒸发,共六章;化工原理(二)考试章节包括传质与分离过程、气体吸收、蒸馏、液-液萃取、固体物料的干燥、其他分离方法,共六章。试题类型包括选择、判断、填空、简答、计算五种。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流程与工作原理,对相关化工设备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总成绩评定

课程期末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100%= 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纸练习、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50%)。

课后作业

1)答案正确率超过90%80%)。(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1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拓展与实践

1)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优雅、仪态自然大方;能目视观众,不长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10%)。

2)语言表达逻辑性强,内容能讲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无重复口语化表达(30%)。

3)准备充分,展示内容信息量大,教学设计或研究方案有创新,内容、观点正确,且联系学科前沿或有创新(30%)。

4PPT制作精美流畅,视频、图片与文字比例恰当,有美感(10%)。(5本团队成员全部积极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20%)。

1)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仪态较大方,但有较多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10%)。

2)内容能讲清,重点比较突出,但逻辑性不够清晰,有个别卡顿或口语重复(30%)。

3)准备较充分,展示内容较丰富,内容、观点正确,但未联系学科前沿或创新性不足(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够恰当,文字太多,或字体颜色不够鲜明(10%)。(5本团队3人以上成员积极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较明确,配合较默契(20%)。

1)声音不够宏亮,或吐字不够清晰;服装整洁,但仪态不够自然;长时间看PPT或投影(10%)。

2)内容基本能讲清,但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口语化表达较严重(30%)。

3)准备不够充分,内容、观点少数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或无创新(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够恰当,文字较多,或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10%)。(5本团队2人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但配合欠默契(20%)。

1)声音较小,或吐字不清晰;服装不整洁,或仪态不自然;长时间看PPT或投影(10%)。

2)表达思路不够清晰,内容讲解不够清楚,口语化表达严重(30%)。

3)准备不充分,内容、观点多处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无创新(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恰当,文字太多,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10%)。(5本团队1人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不够明确,且配合欠默契(20%)。

1)声音太小,吐字不清晰,听不清楚;服装不整洁,仪态不自然;照PPT念(10%)。

2)表达思路、逻辑混乱,内容讲解不清楚,总是卡顿(30%)。

3)准备不充分,内容、观点基本都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无创新(30%)。

4PPT太简单,图片与文字比例不恰当,文字太多,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且有错误(10%)。(5本团队1人参与汇报,但无人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且配合不默契(20%)。

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分。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化工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工见习

课程英文名

Production practice

双语授课

£是 否

课程代码

09114030

课程学分

2

周(学时)

2周(40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4学期

课程负责人

高枫

审核人

石文兵

先修课程

化工见习

后续课程

毕业实习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化工实习》是化工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为校企合作建设课程。通过实习训练,学生深入化学工程领域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工厂布局、生产状况、管理经营情况和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熟悉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产品标准及相关参数,并将学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具备工程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为就业、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概述生产企业的主要产品、工艺流程、技术指标、知识产权、人事制度、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内容;结合专业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习得操作控制和生产管理的有关知识;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建立工艺观点;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2

具备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的精神;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家国情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具备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具备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

课程目标3

具备团队沟通合作技能,积极主动参加生产实践,与企业岗位团队共同工作,集体探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与社会H

6.1 熟悉与专业领域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1

毕业要求2:职业规范M

8.3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2

毕业要求3:个人和团队H

9.1能够在多学科、多样性、多形式(面对面、远程互动)的团队中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包容性的沟通与合作。

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内容

1.安全教育

 请工程师进行劳动保护、安全技术、防火、防爆、防毒及保密等内容的安全生产教育。

2.工艺流程实习

 (1)了解某种化学工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装置、控制要点和检测手段;了解其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中间产品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及产品服务对象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等。

 (2)了解生产该产品在工艺与设备方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型号、规格、材质、加工特点及要求,以及使用、安装的注意事项等;了解实际运转状况与原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的吻合情况,探索可行的设计思路与改进方法。

 (3)了解实习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各车间的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了解原料和产品的进出通道、操作通道、检修通道及附设装置等。

 (4)了解工厂的防火、防爆等以及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安全、卫生措施;了解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汽以及三废处理等情况。

 (5)收集与设计任务有关地区的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动力供应等数据和资料。

 (6)对工程研究类课题,应注意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可行的实验手段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等。

3.劳动教育

 积极完成单位安排的大扫除及其每天厂区或办公室等的清洁工作。

(二)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实习时间共2周。具体安排由指导老师与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

(三)工作流程

 在学生离校前做好思想动员,强调生产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说明报道时间、地点及安全;根据学生人数和实习工厂具体的生产情况,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相应小组进入车间,由厂方负责介绍和参观来完成。主要内容有:

 (1)请厂方有关负责人做企业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等情况的介绍,并由厂方安全负责人进行结合工厂特点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工厂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及技术进步重大措施步骤;

 (2)厂方派人带队参观并做简单介绍;

 (3)按实习计划和生产实习内容要求,分小组下车间实习,教师将对学生惊醒现场指导、检查和提问,学生应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完成实习报告;了解实习工厂和车间生化产品的生产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核算情况;了解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和保温防腐措施;了解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了解工厂和车间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了解工厂和车间“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

 (4)教师按要求认真检查实习笔记、批阅实习报告;

 (5)有条件的厂家可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习,教师同时进行辅导、答疑和提问;收集现场数据,做必要的物料和热量衡算,对生产状况做一定探讨,对发现的问题给工厂和车间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严格遵守工厂和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向车间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做好实习笔记,积极提出问题,大胆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

 (6)实习期间请有关技术人员做生产技术报告。

 (7)实习结束时,写出实习报告。

(四)业务指导

生产实习组织形式 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校内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同学进行生产实习;校外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化学工程专业同学进行生产实习。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3-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环节

考核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对实习企业的发展史,发展现状、重要技术及其发展远景的领悟水平

安全教育

工艺流程实习


40%

1.实习表现

2.实习日志

3.实习报告

2.生产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3.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观察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4.对工程操作控制和生产管理的掌握情况

5.对企业主要产品、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指标、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人事制度、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课程目标 2

1.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

安全教育

工艺流程实习

20%

1.出勤情况

2.实习表现

3.实习报告

2.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职业道德形成情况

 课程目标 3

1.团队沟通合作技能

工艺流程实习

40%

1.出勤情况

2.实习表现

3.实习日志

4.实习报告

2.参加生产实践,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的态度

3.团队合作精神


3-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出勤情况15%

实习表现15%

实习日志35%

实习报告35%


课程目标1

0%

40%

50%

50%

40%

课程目标2

50%

20%

0%

30%

20%

课程目标3

50%

40%

50%

20%

4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出勤情况(50%+实习表现(50%

2.实习考察评定

实习考察(100%=实习日志(50%+实习报告(50%

资料搜集及分析:记录实习每天的记录和分析情况;实习日志;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的记录;

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情况;报告要突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应准确、具体、文字通顺、简明扼要,实习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2)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工厂概况、车间概况、主要产品、人员组成等;

3)典型产品的加工工艺;

4)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

5)本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及对工厂(车间)的合理化建议。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实习考察(70%

(三)评分标准

4 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习日志

能很好的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笔记很认真,内容详细全面。实习态度积极主动、严格遵守实习纪律,认真勤奋。

能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笔记认真,内容较全面。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遵纪守法,表现良好。


能完成实习任务,实习笔记比较认真,内容较为全面。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

实习态度比本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能够完成,实习笔记能记录主要内容,但不够全面、系统。实习中虽然有轻微的违纪行为,但能够深刻认识,并及时纠正。

实习笔记马虎潦草或有明显错误者;实习期间无故旷课或参加实习不足总时间的2/3者;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影响工厂与学校关系、打架斗殴者或严重违法乱纪,触犯刑法者。

实习报告

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实习报告格式规范。收获和体会撰写深刻。

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某些问题的意识薄弱,实习报告格式较规范。收获和体会撰写比较深刻。

对实习内容撰写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某些问题的意识薄弱,实习报告格式较规范。收获和体会撰写敷衍。

实习内容撰写不全面、不系统。没有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实习报告格式马虎。收获和体会撰写敷衍。

实习报告没按要求进行撰写,实习内容东拼西凑。没有分析收获和体会撰写。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仪器分析

课程英文名

Instrumental Analysis

双语授课

þ

课程代码

08112016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þ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þ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þ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þ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þ课堂表现þ阶段性测试þ平时作业þ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基础化学教学部分析化学教研室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4学期

课程负责人

吴燕

审核人

靳斌斌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后续课程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

选用教材

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编. 分析化学下册(第四版,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参考书目

1. 华东理工大学,胡坪,王氢. 仪器分析(第五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2. 胡胜水,曹昭睿,廖振环,胡成国,刘志洪. 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课程资源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courseportal/222699314.html

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是一门化工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介绍常用分析仪器的组成结构、运行原理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工相关职业必需的仪器分析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后续《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等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和科研打下较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习得仪器分析的基本技能,包括各类分析仪器的结构(如仪器组成、重要部件)、工作过程、样品处理、测试条件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等;能陈述仪器分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说明仪器分析与生物、环境、材料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及仪器分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能对仪器分析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说明仪器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并能够运用仪器分析知识、思想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追踪和陈述仪器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

能够运用仪器分析的知识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习得利用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与技巧;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

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4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前后对比、理论联系实践等高效学习仪器分析的方法,习得利用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与技巧;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H

1.2 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4研究【M

4.1 能够熟悉和掌握化工机械设备调试过程,及原料、产品等质量检测过程、化学分析仪器种类及其操作方法,并具有对原材料和产品性能做出有效评价的能力。

2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L

9.1 能够认知团队形成的步骤和生命周期,解释任务和团队工作过程,分清团队的作用与责任,分析每个成员的目标、需求和特征(工作风格、文化差异等),分析团队的强项和弱点。

3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3 了解化工工程学科相关技术与理论的重要进展和前沿动态。

4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仪器分析导论

1.仪器分析、化学分析的涵义,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预习:教材和课件

2. 拓展阅读:仪器分析的发展史和学科前沿的相关文献

3. 主题讨论:为什么要学习仪器分析?

4. 课后作业: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绘制

课程目标12

重点:

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仪器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各评价指标的内涵。

难点:

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讲授法:主要讲授第34节的内容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2节的内容,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法:主要针对第3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2.仪器分析的发展现状以及仪器分析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1234

3.仪器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各评价指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1

4.仪器分析学习的方向和学习方法

课程目标2

2


光学分析法

1.电磁辐射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的内涵

1.预习:预习相应章节教材和课件

2.拓展阅读:光学分析领域的科学家的故事和学科前沿的相关文献

3.主题讨论:红外吸收峰数目比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是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是如何产生的?原子发射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原子光谱呈现为线状光谱,而分子光谱呈现为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荧光光谱仪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朗伯比尔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表达公式及各参数所代表的含义。

4.主讲课程: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备课,选派代表讲解一种光学分析仪器的组成结构、各部件的作用及仪器运行原理,最后再组内补充、组外点评、老师总结

5.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利用一种或多种光学分析法对废水中某种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所选定的污染物,设计出合理的分析方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6.课后作业:教材、学习通作业

7.章节小结:总结归纳光学分析法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2

重点:

1.各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各光学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3.各光学分析法的应用。

难点:

1.各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的区别和联系;

3.光谱图谱解析及定性、定量分析。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4102127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35-911-2022-2628-32

演示法:主要针对第51213

练习法:针对全部章节

讨论法:主要针对各种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任务驱动:主要针对第9202632节(光学分析法的应用)。

18

2.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光谱

课程目标12

3.电磁波谱的分区,熟悉各个波段的范围

课程目标1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课程目标1

5.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6.影响紫外吸收的因素

课程目标124

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及其构造原理

课程目标12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各种类型

课程目标1

9.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课程目标1234

10.红外光谱法特点

课程目标1

11.红外光谱图表示方法;

课程目标1

12.分子振动的原理;

课程目标1

13.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和谱带强度

课程目标124

14.基团振动与红外光谱区域的对应情况

课程目标1

15.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课程目标124

16.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

课程目标1

17.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课程目标1

1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课程目标1

19.红外分析各种试样的制备方法

课程目标124

20.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步骤

课程目标1234

21.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定义、发展历史及特点

课程目标1

22.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产生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23.原子发射光谱仪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1

24.光谱定性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分析的原理

课程目标124

25.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光谱定量分析工作条件的选择方法

课程目标124

26.原子发射光谱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课程目标1

27.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课程目标1

28.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产生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2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各种型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区别

课程目标1


30.原子吸收光谱法实验条件的选择以及各种干扰的消除方法

课程目标124

31.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32.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原理及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课程目标1234

3

电化学分析法

1.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

1.预习:预习相应章节教材、课件

2.拓展阅读:电化学分析领域的科学家传记、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3.主题讨论:化学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盐桥的作用是什么?对盐桥中的电解质溶液应有什么要求?电位分析法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是电解过程,如何确定析出电位?什么是过电位?产生过电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利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量时,什么方法需要边测量边搅拌溶液,而什么方法不能搅拌,为什么?

4.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设计出利用电化学分析法测定天然水中氟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案,由代表汇报交流

5.课后作业:教材、学习通作业

6.章节小结:总结归纳电化学分析法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2

重点:

1.各电化学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各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3.各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

难点:

1.各电化学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电池的表示方法和电极电位;

3.析出电位和析出顺序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19

讲授法:针对2-810-12

演示法:针对第5

练习法:针对全部章节

讨论法:主要针对各种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任务驱动:主要针对第81112节(电化学分析法的应用)

8

2.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

课程目标12

3.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及极化和过电位的定义

课程目标12

4.电极类型

课程目标12

5.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其响应机理

课程目标12

6.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各性能参数的含义

课程目标1

7.测定离子活度的测量仪器原理及测定方法

课程目标12

8.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终点确定方法和电极的选择方法

课程目标124

9.极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课程目标1

10.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课程目标1

11.极谱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课程目标1234

12.电解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电解分析方法和应用

课程目标1234

4

色谱分析法

1.色谱分析法的定义,色谱分析法的分类以及色谱的分离过程及有关术语

1.预习:预习相应章节教材、课件

2.拓展阅读:色谱分析领域的科学家传记、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3.主题讨论:什么是色谱分离法?色谱分离的原理是什么?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主讲课程: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备课,选派代表讲解气相或者液相色谱仪的组成结构、各部件的作用及仪器运行原理,最后再组内补充、组外点评、老师总结

5.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设计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白酒中主要成分的分析方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6.课后作业:教材、学习通作业

7.章节小结:总结归纳色谱分析法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2

重点:

1.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

2.色谱基本分离方程的应用;

3.色谱分析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难点:

1.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

2.色谱分析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4810

讲授法:针对1235679

演示法:针对第15

练习法:主要针对1-79

讨论法:主要针对1239

任务驱动:针对第7节中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定性分析方法

4

2.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的基本概念

课程目标1

3.色谱基本分离方程的基本应用

课程目标12

4.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课程目标1

5.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12

6.气相色谱流动相与固定相

课程目标1234

7.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12

8.HPLC的特点

课程目标1

9.HPLC仪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课程目标12

10.HPLC的类型

课程目标1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1

1.仪器分析基本原理的领悟水平、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1)光学分析法基本原理(原子发射、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吸收和红外吸收)

2)电化学分析法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极谱与伏安、电解与库仑)

3)色谱分析法基本原理

234

70%

1.课堂表现

2.习题作业

3.期末考试

2.仪器分析基本知识的领悟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分析仪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

2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1234

3.仪器分析基本技能的领悟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样品处理

2)仪器运行

3)定性分析

4)定量分析

5)图谱解析

1234

4.仪器分析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的体会情况

1分析仪器的产生与发展

2)仪器分析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1234

 课程

 目标2

1.仪器分析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领悟水平

234

15%

1.课堂表现

2.习题作业

3.拓展实践


2.运用仪器分析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234

3.仪器分析教学设计与模拟上课的能力水平

23

 课程

 目标3

1.参加协作学习情况

234

10%

1.拓展实践

2.课堂表现

3.素质考核

2.口头表达、文字表达、沟通与交流能力水平

234

 课程

 目标4

1.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234

5%

1.课堂表现

2.习题作业

3.素质考核

2.反思意识与反思习惯的形成情况

234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60%

平时成绩(40%


课堂表现比例20%

习题作业比例40%

拓展实践比例30%

素质考核比例10%

课程目标1

100%

40%

45%

0%

0%

70.4%=60%*100%+40%*20%*40%+40%*45%

课程目标2

0%

35%

40%

50%

0%

15.2%=40%*20%*35%+40%*40%+30%*50%

课程目标3

0%

20%

0%

50%

50%

9.6%=40%*20%*20%+30%*50%+10%*50%

课程目标4

0%

5%

15%

0%

50%

4.8%=40%*20%*5%+40%*15%+10%*5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阐明知识的情况及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练习等(目标140%;目标235%;目标320%;目标45%)

2)习题作业(40%以课后章节作业为主,辅以补充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领悟情况和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目标145%;目标240%;目标4: 15%)。

3)拓展实践(30%):包括探究性学习、专题研讨、模拟上课、小论文等。主要考查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展示与汇报能力等。(目标250%;目标3: 50%)

4素质考核(10%):主要包括学生在言行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学科专业意识、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目标350%;目标450%)。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目标1100%)。考试章节包括仪器分析导论、光学分析法导论、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电分析化学导论、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极谱法与伏安法、色谱法导论、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共十三章。试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填空、判断、问答、计算和综合分析等。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原理及构造、应用等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应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总成绩(100%=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6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测试、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解释清楚(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测试、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测试、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测试、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50%)。

习题作业

1)答案正确率超过90%80%)。(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1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拓展任务

1)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优雅、仪态自然大方;能目视观众,不长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10%)。

2)语言表达逻辑性强,内容能讲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无重复口语化表达(30%)。

3)准备充分,展示内容信息量大,教学设计或研究方案有创新,内容、观点正确,且联系学科前沿或有创新(30%)。

4PPT制作精美流畅,视频、图片与文字比例恰当,有美感(10%)。(5本团队成员全部积极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20%)。

1)声音宏亮,吐字清晰;服装整洁、仪态较大方,但有较多时间盯着PPT或回头看投影(10%)。

2)内容能讲清,重点比较突出,但逻辑性不够清晰,有个别卡顿或口语重复(30%)。

3)准备较充分,展示内容较丰富,内容、观点正确,但未联系学科前沿或创新性不足(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够恰当,文字太多,或字体颜色不够鲜明(10%)。(5本团队3人以上成员积极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较明确,配合较默契(20%)。

1)声音不够宏亮,或吐字不够清晰;服装整洁,但仪态不够自然;长时间看PPT或投影(10%)。

2)内容基本能讲清,但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口语化表达较严重(30%)。

3)准备不够充分,内容、观点少数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或无创新(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够恰当,文字较多,或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10%)。(5本团队2人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有明确分工,但配合欠默契(20%)。

1)声音较小,或吐字不清晰;服装不整洁,或仪态不自然;长时间看PPT或投影(10%)。

2)表达思路不够清晰,内容讲解不够清楚,口语化表达严重(30%)。

3)准备不充分,内容、观点多处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无创新(30%)。

4PPT图片与文字比例不恰当,文字太多,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10%)。(5本团队1人参与汇报、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不够明确,且配合欠默契(20%)。

1)声音太小,吐字不清晰,听不清楚;服装不整洁,仪态不自然;照PPT念(10%)。

2)表达思路、逻辑混乱,内容讲解不清楚,总是卡顿(30%)。

3)准备不充分,内容、观点基本都不正确,未联系学科前沿,无创新(30%)。

4PPT太简单,图片与文字比例不恰当,文字太多,字体颜色单一,字号太小,且有错误(10%)。(5本团队1人参与汇报,但无人补充、提问或回答问题,组内成员分工不明确,且配合不默契(20%)。

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分。

素质考核

1)学习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浓厚,经常问问题;遵守纪律,课堂发言积极(20%)。(2)热爱科学,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5)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意识(10%)。

1)学习态度较端正,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学习任务;有学习兴趣,有时会问问题;课堂上有主动发言;遵守纪律(20%)。(2)热爱科学,有一定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5)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意识(10%)。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少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遵守纪律(20%)。(2)不够热爱科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1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5)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意识(1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半以上的时间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学习兴趣,从不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不太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没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正确(30%)。(4)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30%)。(5)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意识淡薄(1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从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从未问问题,课堂讨论从未发言、提问;或不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不能吃苦耐劳(1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全正确(30%)。(4)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5)没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自我学习的意识(10%)。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部分析化学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3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工热力学

课程英文名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双语授课

课程代码

08112078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5学期

课程负责人

黄辉胜

审核人

高枫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

后续课程

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学

选用教材

马沛生、李永红. 化工热力学(第2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参考书目

1.陈钟秀,顾飞. 化工热力学(第4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2.朱自强,徐汛. 化工热力学(第3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课程资源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TJU-1002579001?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

课程简介

化工热力学是一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及过程趋近平衡的极限条件,为有效利用能量和改进实际过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能量转换、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化学过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及对化工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也为后续《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学》等专业课的学习和后续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阐述流体的P-V-T关系、纯流体及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能量和熵方程等。

课程目标2

能够运用热力学基本定律、方法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他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获取化工过程分析中反应器、分离装置和过程控制设计所需的流体热力学性质和平衡数据。

课程目标3

能够养成较强的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4

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在生活、生产中正确运用化工热力学相关知识,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课程目标5

能够培养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小组论文和课外调查。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L

1.2 应用仪器分析、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工艺中原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分析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设计思维。

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H

2.2 应用工程推理的原理和方法,假设和简化复杂的工业系统和环境,选择并应用概念性和定性模型,并应用实验验证等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2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M

3.4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环境及工程需求,应用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3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M

6.2能客观解释化工项目或系统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协助专业团队开展相关评价。

4

6.3能识别、量化和分析新系统、新作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并协助专业团队开展相关评价。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4 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

5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

1.化工热力学的目的和任务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拓展阅读:化工热力学发展简史

课程目标1

重点:

明确不同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计算与其热力学原理的对应关系。

难点:

掌握热力学性质计算的一般方法。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节内容

2

2.化工热力学与物理化学的关系

课程目标123

3.化工热力学的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1

2

流体的P-V-T关系

1.纯流体P-V-T关系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作业:教材作业

3.拓展阅读:P-V-T状态方程的演变过程

课程目标123

重点:

纯物质的P-V-T相图及其相图上的重要概念,如三相点、临界点、泡点、露点、气化曲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容线,单相区、两相共存区等。掌握三维的P-V-T相图与二维P-V图、P-T图的对应关系。

难点:

纯物质的临界点的数学特征来约束状态方程常数的方法。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4节内容

练习法:主要针对第234节内容

演示法:主要针对第1节内容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56节内容

10

2.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维里方程;RK方程;SRK方程;PR方程;多参数状态方程。

课程目标123

3.对比态原理及其应用:对比态原理;偏心因子和三参数普遍化关系。

课程目标123

4.混合规则

课程目标123

5.液体的P-V-T性质

课程目标1

6.流体的饱和热力学性质

课程目标1

3

单组元流体及其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1.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基本关系式。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作业:教材作业

课程目标123

重点:

单相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状态函数间的数学关系式;

难点:

单相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状态函数间的数学关系式。

Maxwell关系式。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内容

发现法:主要针对第1内容练习法:主要针对第2内容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3内容

8

2.单相体系热力学性质计算:焓变、熵变的计算。

课程目标1234

3.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图;水的性质表。

课程目标123

4


热力学基本定律及其应用

1.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平衡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稳定流动体系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作业:教材作业

3.主题讨论: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的三种方法及其比较

4.拓展阅读:生活中的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

课程目标123

重点:

正确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熟练掌握这两个基本定律在工程上的应用。合理利用能源的意义和途径。

将稳流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中,进行热量及热力学效率计算。


难点:

熟练掌握这两个基本定律在工程上的应用。利用合适的状态方程进行焓和熵的计算。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4567内容

发现法:主要针对第1256内容

练习法:主要针对第23456内容

学生主讲:主要针对第4内容

16

2.热功转换的不等价性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课程目标123

3.熵:熵的定义及熵变计算;熵增原理;熵平衡、熵产生和熵流。

课程目标1234

4.理想功和损失功:理想功定义和稳流过程理想功;损失功的定义和计算。

课程目标12345

5.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朗肯循环的改进。


课程目标1

6.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制冷循环。


课程目标123

7.节流膨胀与对外做功的绝热膨胀。

课程目标12345

5

均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

1.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作业:教材作业


课程目标1

重点:

在气液平衡计算中,应明确独立变量和需要计算的从属变量,选择合适的计算类型,根据系统的条件,合理简化平衡准则。

掌握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数据的热力学一致。

难点:

偏摩尔量及逸度系数计算。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45内容

练习法:主要针对第234内容

发现法:主要针对第15内容

演示法:主要针对第45内容


6

2.偏摩尔性质的定义和物理定义。

课程目标123

3.逸度和逸度系数:由状态方程计算组分逸度系数。

课程目标123

4.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逸度;两种标准状态(Lewis-RandallHenry定律);理想溶液的特点和意义。

课程目标12345

5.混合性质变化:定义;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变化。

课程目标1234

6

相平衡

1.相平衡判据与相律,汽液平衡的基本问题、求解类型和热力学处理方法。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作业:教材作业

3.主题讨论:

相平衡研究的意义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课程目标123

重点:

不同形式的二元汽液相图。

掌握汽液平衡关系式及其应用。

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

难点:

中低压下泡、露点计算。

K值法。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123节节内容

发现法:主要针对第13节节内容

练习法:主要针对第12节节内容学生主讲:主要针对第1节节内容

6

2.汽液平衡计算:低压汽液平衡计算;用活度系数法进行汽液平衡计算;用状态方程法进行汽液平衡计算;闪蒸计算。活度系数与组成关系式:正规溶液和无热溶液。

课程目标12345

3.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课程目标123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1

1.化工热力学基本理论的领悟水平、综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1)纯流体P-V-T关系

2)焓变、熵变

3)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

4)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5)蒸汽动力循环

6)共振论

7)偏摩尔性质的定义和物理定义

8)相平衡判据与相律

1234

45%

1.课堂表现

2.课后作业

3.素质考核

4.半期、期末考试

5.拓展与实践

2.化工热力学基本知识的领悟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结合热力学基本定律计算化工过程热量和能量问题

2)热力学相关概念应用与理解

123456

3.化工热力学基本技能的领悟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

1)焓变、熵变的计算

2)稳定流动体系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3)朗肯循环计算和改进

4)汽液平衡的基本问题、求解类型和热力学处理方法

23456

 课程

 目标2

1.能够阐述化工热力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12345

30%

1.课后作业

2.素质考核

3.半期、期末考试

2.运用化工热力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2456

 课程

 目标3

1.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23456

15%

1.课堂表现

2.拓展与实践

3.半期、期末考试

4.课后作业

2.化工综合能力运用水平

23456

 课程

 目标4

1.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情况

23456

5%

1.课后作业

2.素质考核

3.拓展与实践

2.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情况

23456

 课程

 目标5

1.参加协作学习情况

23456

5%

1.拓展与实践

2.课堂表现

2.口头表达、文字表达、沟通与交流能力水平

3456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理论平时成绩比例40%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60%

课堂表现20%

课后作业

20%

半期考试30%

素质考核20%

拓展与实践10%

课程目标1

25%

55%

55%

50%

15%

45%

44.6%=(25%*20%+55%*20%+55%*30%+50%*20%+15%*10%)*40%+45%*60%

课程目标2

0%

10%

30%

25%

0%

40%

30.4%=(10%*20%+30%*30%+25%*20%)*40%+40%*60%

课程目标3

35%

5%

15%

0%

25%

15%

15.0%=(35%*20%+5%*20%+15%*30%+25%*10%)*40%+15%*60%

课程目标4

0%

30%

0%

25%

15%

0%

5.0%=(30%*20%+25%*20%+15%*10%)*40%

课程目标5

40%

0%

0%

0%

45%

0%

5.0%=(40%*20%+45%*10%)*4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能力水平。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测验、练习等,每人每期参加上述课堂活动不得少于2次,少于2次者,课堂表现成绩记为0分。(目标1: 25%、目标3: 35%、目标5: 40%

2)课后作业(2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线上、线下作业的设计。线上的章节作业主要为选择(含排序)、判断题,要求学生课前完成,作为前测,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线下的章节作业作为后测,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1: 55%、目标2: 10%、目标3: 5%、目标4: 30%

3)半期考试(30%:以闭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1: 55%、目标2: 30%、目标3: 15%

4)素质考核(20%:课程的所有环节均要求学生参与并签到,不得缺勤,教师对学生出勤情况作准确记录,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迟到、早退一次记扣5分,无故缺勤1次,记扣20分。(目标1: 50%、目标2: 25%、目标4: 25%

5)拓展与实践(10%):包括探究性学习、专题研讨等。主要考查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研究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展示与汇报能力等。(目标1: 15%、目标3: 25%、目标4: 15%、目标5: 45%)。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等5种及以上题型(目标1: 45%、目标2: 40%、目标3: 15%)。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情况。要求学生掌握流体的P-V-T关系、纯流体及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能量和熵方程、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等知识,并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总成绩评定

课程期末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且不能解释(50%)。

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50%)。

课后作业

1)答案正确率超过90%80%)。

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10%

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

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

3)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

3)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1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

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

3)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素质考核

1)学习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习兴趣浓厚,经常问问题;遵守纪律,课堂发言积极(20%)。

2)热爱科学,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

4)有强烈的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40%)。

1)学习态度较端正,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有学习兴趣,有时会问问题;课堂上有主动发言;遵守纪律(20%)。

2)热爱科学,有一定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

4)有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40%)。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不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少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遵守纪律(20%)。(2)不够热爱科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

4)有一定的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4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半以上的时间不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基本没有学习兴趣,从不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不太遵守纪律(20%)。

2)不热爱科学,没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正确(30%)。

4)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4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从未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从未问问题,课堂讨论从未发言、提问;或不遵守纪律(20%)。

2)不热爱科学,不能吃苦耐劳(10%)。

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全正确(30%)。

4)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4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分。

拓展与实践

1)拓展内容全面、逻辑性强、知识点应用得当、有创新意识(80%)。

2PPT制作精美、汇报重点突出(10%)。

3)团队合作意识浓厚、讨论参与度很高(10%)。

1)拓展内容全面、逻辑较强知识点应用较得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80%)。

2PPT制作较精美、汇报重点较突出(10%)。

3)团队合作意识较浓厚、讨论参与较高(10%)。

1)拓展内容不够全面、逻辑性一般、知识点应用不够得当、有创新意识不太强(80%)。

2PPT制作不够精美、汇报重点不够突出(10%)。

3)团队合作意识浓厚、讨论积极参与(10%)。

1)拓展内容不全面、逻辑性不强、知识点应用不太得当、创新意识缺乏(80%)。

2PPT制作一般、汇报重点不突出(10%)。

3)团队合作意识不太浓厚、讨论积极参与低(10%)。

1)拓展内容不全面、逻辑混乱、没有知识点的应用得、没有有创新意识(80%)。

2PPT制作马虎、汇报重点不突出(10%)。

3)团队合作意识不浓厚、讨论积极参与极低(10%)。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系(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3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

课程英文名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Experiment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2079

课程学分

1

总学时数

16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R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网络学习

R平时实验  设计实验  □抽签操作考试   □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工专业

开课学期

5学期

课程负责人

刘金川

审核人


先修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I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自编教材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指导

参考书目

1. 反应工程   王军等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2.化学反应工程   吴元欣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化学反应工程   尹芳华等主编  中国石化出版社

4.化学反应工程学基础   毛在砂等主编  科学出版社

5.化学反应工程   王勇主编      中国石化出版社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实验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反应工程的理解。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熟悉化学反应工程实验的一般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工程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最新的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实施方法、实验技术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2

具备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准确描绘仪器装置简图、撰写实验报告、查阅化工手册并利用化工原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3

具备较强的分析、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实验实践中,能不断反思,改进、规范实验操作,提高独立实验能力。

课程目标4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在生活、生产中正确运用化工热力学相关知识,具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课程目标5

积极主动参加小组实验、团队研究与设计实验,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1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L)

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化工生产技术开发和设计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 2

1 基础理论知识掌握(L)

2 职业技能培养(H)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化工过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3

3 学习能力提升(H)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 4

4  社会责任获得(H)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5

5 人文素养形成(H)

8. 职业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在化学工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3  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性质

学习内容(明确重点难点)

课程目标

学时

1

反应精馏实验

验证性实验

必做

1. 了解反应精馏是既服从质量作用定律又服从相平衡规律的复杂过程。

课程目标134

5

2. 掌握反应精馏的操作。(重点)

课程目标12345

3. 能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和塔操作的过程分析。(难点)

课程目标12345

4. 了解反应精馏与常规精馏的区别。

课程目标2

实验要求:

1.分组要求:3-41 组;

2.实验准备:①器材:测温热电阻,摆锤,电磁铁,塔头,馏出液收集瓶,回流比控制器,塔体,数字式温度显示器,控温仪,塔釜,电加热器。②预习要求:预习反应精馏实验,写出预习报告。

3.其他具体要求:①实验必须提前10分钟到,交预习报告老师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②实验完毕,老师检查数据、签字之后方可离开。


2

共沸精馏实验

验证性

必做

1)加强并巩固对恒沸精馏过程的理解。

课程目标134

5

2)熟悉实验精馏塔的构造,掌握精馏操作方法。(重点)

课程目标145

实验要求:

1.分组要求: 3-41 组;

2.实验准备:①器材:实验所用的精馏柱为内径φ30mm的玻璃塔,塔内填装φ3×3mm不锈钢填料(316L)。,填料层高1.4m。塔身采用电阻丝加热保温。塔釜为1000mL的三口烧瓶,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口与塔身相连,侧面的一口为测温口,用于测量塔釜液相温度,另一口作为进料和取样口。塔釜配有400W电加热包,加热并控制釜温。经加热沸腾后的蒸气通过填料层到达塔顶,塔顶采用一分相冷凝头,以满足不同操作方式的需要。既可实现连续精馏操作,又可进行间歇精馏操作。塔顶冷凝液流入分相器后,分为两相,上层为油相富含正己烷,下层富含水,油相通过溢流口,用摆锤式回流比控制回流量。②预习要求:预习-气对流传热实验,写出预习报告。

3.其他具体要求:①实验必须提前10分钟到,交预习报告老师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②实验完毕,老师检查数据及处理结果、签字之后方可离开。


3

填料塔轴向返混性能测定

综合性实验

必做

1、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课程目标134

4

2、了解停留时间分布与轴向扩散模型的关系。(重点)

课程目标12345

3、了解模型参数pe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难点)

课程目标2

实验要求:

1.分组要求: 3-41 组;

2.实验准备:(1)塔主要尺寸:φ90*5mm;塔体采用玻璃制,有透明可视的优点。

2)填料:整规高效不锈钢丝网波纹填料,型号为CY-700,填料填充高度为0.9米。示踪计:饱和KCL溶液,由计算机控制加入量。②预习要求:写出预习报告。

3.其他具体要求:①实验必须提前10分钟到,交预习报告老师检查,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实验;②实验完毕,老师检查产品、签字之后方可离开。



说明:本课程共计16学时。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化学反应工程实验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

1

25%

1.实验预习(回答问题、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

2.实验操作

3.实验结果(数据是否准确,产品的质与量)

4.实验考试(闭卷、操作)

2.化学反应工程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水平

123

3.反应精馏实验的掌握情况

123

4.共沸精馏实验掌握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123

5.填料塔轴向返混性能测定的基本过程掌握情况及操作技能水平

123


 课程目标 2

1.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水平

123

20%

1.实验报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作业等)

2. 实验设计

2.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水平

123

3.准确描绘仪器装置简图的能力水平

123

4.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水平

123

5.查阅化工手册的能力水平

123

6.利用化学反应工程实验知识、方法和操作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123

7.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水平

123


 课程目标 3

1.分析、归纳和自主学习能力水平

123

30%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2.反思、改进实验操作的能力水平

123

3.独立实验能力水平

123


 课程目标 4

1.是否具有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科学态度

123

15%

1.实验预习

2.实验操作

3.实验报告

4.实验态度

2.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

123

3. 是否具有责任心与安全意识

123


 课程目标 5

1.沟通交流能力水平

123

10%

1.实验设计

2.实验操作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实验预习成绩比例20%

实验操作成绩比例20%

实验结果成绩比例15%

实验报告成绩比例30%

素质考核成绩比例15%

课程目标1

30%

35%

20%

30%

0%

25%=30%*20%+35%*20%+20%*15%+30%*30%

课程目标2

20%

20%

40%

20%

0%

20%=20%*20%+20%*20%+40%*15%+20%*30%

课程目标3

25%

35%

40%

30%

20%

30%=25%*20%+35%*20%+40%*15%+30%*30%+20%*15%

课程目标4

20%

10%

0%

20%

20%

15%=20%*20%+10%*20%+20%*30%+20%*15%

课程目标5

5%

0%

0%

0%

60%

10%=5%*20%+60%*15%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实验预习(20%+实验操作(20%+实验结果(20%+实验报告(35%+实验态度(5%)。

1)实验预习(20分):通过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原理与方法的理解情况、查阅资料的能力等。包括回答预习问题、是否明确实验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提问等。

2)实验操作(20分):通过学生实验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相关能力水平。包括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习惯是否良好、实验态度是否端正、实验纪律等

3)实验结果(20分):包括实验数据、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等。

4)实验报告(35分):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注意事项、成功关键、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讨论、作业等。

5)实验态度(5分):包括考勤、卫生、纪律。实验缺席(如事假、病假,可申请补做实验),该次实验成绩计为0分。实验无故缺勤3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迟到、早退一次记扣20分。

2.期末成绩评定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总成绩(100%=各实验成绩加权平均值。


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验项目成绩

1)操作正确、规范,动作娴熟有美感,未损坏任何仪器(25%)。(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正确、规范;产品纯度高,产量高,外观(晶形等)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全面、正确;实验装置画得规范;实验步骤、现象简明扼要;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且结果分析深刻;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90%以上(50%)。

2)操作正确、规范,但动作不够娴熟,未损坏仪器(25%)。(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基本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不够高,或产量不够高,或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1-2条;实验装置画得较规范;实验步骤、现象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80-89%50%)。

1)操作不够正确、规范,未损坏任何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够正确、规范;或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较规范,内容较全面;但实验注意事项或成功关键总结不够全面、正确,缺少3-4条;实验装置画得较规范;实验步骤、现象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基本正确,但结果分析不够深刻;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70-79%5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较生硬,未损坏任何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25%)。(3)实验报告书写不够规范,内容不够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成功关键总结

全面、正确,缺少5-6条;实验装置画得不够规范;实验步骤、现象基本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

正确,且结果分析较马虎;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达60-69%50%)。

1)操作不正确、规范,动作生硬,且损坏仪器(20%)。(2)数据、产品外观等记录不正确、规范;产品纯度低,且产量低,外观(晶形等)不符合要求或实验失败(25%)。(3)实验报告书写

规范,内容

全面;实验注意事项未写,或成功关键未写,或缺少7-8条;实验装置画得

规范;实验步骤、现象不正确;实验结果、数据处理

正确,且未分析结果;未提出创新性建议;习题正确率低于60%50%)。

素质考核

1)实验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90-100%;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浓厚,上课讨论发言积极;有严谨认真、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与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厉行节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整洁,有强烈的环保和安全意识,从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默契,能积极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较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80-8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有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勤于思考,经常问问题,上课有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珍惜仪器设备、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台面较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还算默契,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有一定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基本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70-79%;遵守纪律,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实验兴趣较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较认真,有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但尚缺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很少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但反思不够深刻(10%)。(3)较爱惜仪器设备、基本能节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实验习惯不够好,实验台面不够整洁,有环保和安全意识,基本不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不够默契,或不能很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团队合成精神不足(25%)。

1)实验态度不够端正,能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60-69%

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无缺勤情况;实验兴趣不够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够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上课很少回答问题,基本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够爱惜仪器设备,或不节约药品,社会责任感不强;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有乱倒乱扔现象(25%)。(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有偷懒现象,或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5%)。

1)实验态度不端正,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不足60%

遵守纪律,有迟到、早退和缺勤情况;实验兴趣

浓厚,上课讨论无发言;实验不认真,无事实求是、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40%)。(2)从未问问题,从未回答问题,不能反思、改进实验操作(10%)。(3)不爱惜仪器设备,不节约药品,没有社会责任感;实验习惯不好,实验台面零乱,环保和安全意识较薄弱,总是乱倒乱扔(25%)。(4)和搭档配合不默契、经常偷懒,且不能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无团队合成精神(25%)。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

课程英文名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双语授课

课程代码

08122242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基础化学教学部(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教研室)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6学期

课程负责人

张国庆

审核人

靳斌斌

先修课程

大学英语、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A、物理化学A、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等

后续课程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选用教材

1. 王红军.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1版)[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82023.1重印).

参考书目

  1. 武丽志,陈小兰编,《本科论文写作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 黄军左,丁书江主编,《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中国石化出版社,第三版,2018

课程资源

http://mooc1.chaoxing.com/course/230259049.html

课程简介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特别是对那些将来要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来讲更加重要。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文献的类型及特征、及检索方法、各类化学化工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科技论文的基本架构、格式及写作要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文献信息检索、收集、整理与利用能力,并能够按照科技论文的格式设计和撰写出简单的科技论文。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其学位论文,并为期将来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会文献查阅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结合文献研究和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化工过程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2

运用科技论文基本构成和写作要求及要领。在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将相关数据整理,并撰写成文。

课程目标3

学会分类查阅文献,并通过文献研究和基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课程目标4

能够阅读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学会撰写报告。能够就化工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课程目标5

具有安全与环保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生活、生产中能正确运用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知识。

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H

2.1 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评估数据和问题的表象,分析假设和偏差源,把握总体目标,分清问题的主次,制定化学工程及化学工艺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与方法。

1

毕业要求4研究【M

4.2 具有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平台搭建,开展实验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2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M

6.1在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中,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品质管理体系。

3

毕业要求10沟通【L

10.2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风格、时间和流程进行交流,应用符合职业和文化习惯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眼神接触、姿态),有效口头回答问题和表达个人观点。

4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影响

5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

1.概述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你写过科技论文吗?如果写过,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部分?

2.科技论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科技论文的功能有哪些?

4.你以前会查阅文献资料吗?如果会,你看过什么文献?

5.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分为几个步骤?

15

重点:

1. 科技论文的功能。

难点:

1. 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

自主学习123节。

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并熟知科技论文的特点及功能。促进学生初步知悉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

2

2.科技论文的功能

35

3.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

4

2

科技论文的类型和基本结构


1. 科技论文的类型

预习:教材第二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什么是科技论文?

2.为什么要发表科技论文

3.科技论文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4.科技论文的作者排序依据是什么?

主题讨论:

从期刊上找出一篇学术论文,试讨论分析文章的组成,并分别列出标题、摘要和参考文献。

3

重点:

1. 科技论文的类型及分类

难点:

1.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

自主学习1234节。

讲授法:介绍科技论文的类型、分类及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和知悉科技论文的类型和基本结构,为后续科技论文的写作奠定初步基。

3

2.按照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

1

3.按照功能分类

1

4.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

1

3

科技文献检索概述

1.文献信息资源基本知识

预习:教材第三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什么情况下使用分类检索(或主题检索)?

2.使用关键词检索对检索结果会产生哪些影响?

主题讨论:

你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图书与期刊的不同吗?到学校图书馆期刊文献阅览区,仔细了解你所学专业的期刊收藏情况,记下5种以上本专业学术期刊的刊名(特别注意专业核心期刊)及其主要栏目。

13

重点:

1.科技文献的类型,文献信息检索的涵义、基本原理。

难点:

1. 检索语言及其类型;

讲授法:介绍科技文献的类型,文献信息检索的涵义、基本原理。

专题研讨: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语言、类型、方式方法的讨论,促进学生充分掌握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达到自主检索所需文献的目的。

8

2.文献信息检索

24

4

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1.不同类型文献信息的检索

预习:教材第四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 如何获得将要出版的新书信息和最新出版的新书信息?

2. 查找本机构最近一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三篇。

主题讨论:如何获得某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

14

重点:

1.文献信息检索途径、方法和步骤。

2. 准确地描述信息,确定检索语言和检索式,进行文献的精确检索;

难点:

1.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演示法:以常用数据库为例,演示文献信息检索途径、方法和步骤。

分组讨论:通过对文献信息系统梳理,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尽可能的了解可以使用的文献信息系统,达到有目的的自主检索所需文献。

8

2.典型中文信息资源系统

14

3. 典型外文信息资源系统

14

5

科技论文的写作

1.如何拟定标题

预习:教材第五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科技论文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2. 论文为什么要署名?署名的原则是什么?

3. 关键词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

4. 科技论文的正文由哪些部分组成?

5. 撰写结论时,需要包括哪些内容?

主题讨论:论文标题如何确定?

14

重点:

1. 科技论文的基本要素、框架结构

2. 熟悉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写作技术规范;

3. 掌握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数字的使用规则;图表的设计和制作原则;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的选取;

4. 如何全面收集和利用文献资源,合理引用相关参考文献。

难点:

1.构思、设计和撰写科技论文

讲授法:介绍科技论文的每个构成要素,引导学生了解和知悉每个要素的特点,为后续科技论文的写作奠定初步基础。

专题研讨:通过文献信息检索语言、类型、方式方法的讨论,促进学生充分掌握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达到自主检索所需文献的目的。

5

2.如何标署作者姓名

14

3. 如何写摘要

14

4.如何写关键词

14

5.如何写征文

14

6.如何致谢

14

7.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14

8.科技论文的注意事项

14

9.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14

6

科技论文的投稿与审稿

1如何选投搞对象

预习:教材第六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科技论文的投稿原则是什么?

2.科技论文发表的过程有哪些阶段?

3.科技论文的审查有哪些形式和内容?

主题讨论:论文投稿过程中,如何回复编辑。

123

重点:

1. 科技论文的投稿过程

2.熟悉科技论文的构成与规范;

难点:

1.投稿过程中每一步骤的处理

1.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案例教学:以实际的论文投稿为例,分析、讲解投稿过程涉及到的每个步骤,以及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方式方法。

2

2.编辑与外审

123

3.更正样稿

123

4.作者责任

123

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预习:教材第七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如何进行毕业设计选题?面对毕业设计,你的选题途径有哪些?

3.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主题讨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2345

重点:

1.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难点:

1.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案例教学:以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分析、讲解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撰写过程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具备自主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

2

8

学术报告的制作

1.学位论文答辩报告

预习:教材第八章

个人作业:课后思考题

1.学位论文答辩报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2.学位论文答辩报告PPT制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主题讨论:制作会议交流海报PPT有哪些注意事项?

14

重点:

1. 学位论文答辩报告的制作

难点:

1.科技报告的撰写

案例教学:以本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报告为例,分析、讲解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撰写过程,使学生具备自主制作答辩报告的能力。

2

2.科技报告

13

3. 会议交流海报

14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运用课程的研究内容

1

35%

1.课堂表现

2.作业

3.期末论文

2.检索不同类型的科技文献

3.运用检索语言及其类型;准确地描述信息,确定检索语言和检索式,进行文献的精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2

4.掌握和利用中英文检索网站进行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3

 课程目标 2

1.如何准确的描述信息,确定检索语言和检索式,进行专利的精确检索;

2.运用专利信息检索的途径、方法和步骤。

4

25%

1.课堂表现

2.作业

3.期末论文

 课程目标 3

1. 熟悉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写作技术规范;

2.了解学术论文概述;运用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数字的使用规则;图表的设计和制作原则;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的选取;

3. 收集和利用文献资源,合理引用相关参考文献以及参考文献格式。

567

25%

1. 课堂表现

2. 作业

3. 素质考核

4.期末论文

 课程目标 4

1.科技论文的构成与规范的运用;

2.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运用。

567

10%

1.课堂表现

2.作业

3.素质考核

4.期末论文

 课程目标5

1.安全与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2.爱国主义情怀;

3.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357

5%

1.课堂表现

2.作业

3.素质考核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70%

课堂表现成绩比例10%

平时作业成绩比例10%

素质考核成绩比例10%

课程目标1

40%

30%

20%

20%

35%

课程目标2

25%

25%

30%

15%

25%

课程目标3

25%

25%

30%

15%

25%

课程目标4

10%

10%

15%

15%

10%

课程目标5

0%

10%

5%

35%

5%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30分)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能力水平。包括课堂发言、提问、回答问题、练习等(目标140%目标220%目标320%目标415%;目标55%),每人每期参加上述课堂活动不得少于两次,少于两次者,课堂表现成绩记为0分。

2)平时作业(40分)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课上练习、课下作业的设计。课上操作练习主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情况及自主学习能力。课下的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标140%目标225%目标320%目标410%;目标55%)。

3)素质考核(30分):主要包括学生在言行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学科专业意识、世界观与人生价值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水平与终身学习意识等。(目标310%目标410%;目标55%)。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以大作业论文的方式进行。在既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基础上,让学生自拟题目,完成摘要、引言、结论和参考文献,构成一篇完整的论文。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所学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论文构成与格式和论文写作等知识的吸收运用情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分析归纳问题和写作的能力(目标140% 目标230% 目标320% 目标410%)。

3.总成绩评定

课程期末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期末总成绩 (100%= 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 ×7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1)课堂纸练习、回答问题正确,且能进行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问题有深度、有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正确,但解释欠清楚(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或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大部分正确,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基本正确,但问题无深度、无创新(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在30~50%之间,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有部分错误,或逻辑不严密(50%)。

1)课堂测验、回答问题错误率超过50%,且不能解释(50%)。(2)提问、讨论发言观点错误,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5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

平时作业

1)答案正确率超过90%80%)。(2)部分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有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80~8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规范,无抄袭,态度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70-7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较规范,无抄袭,态度基本端正10%

1)作业正确率在60-69%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够规范,或有少量抄袭痕迹10%

1)作业正确率在60%以下(80%)。(2)整个作业完成方法、思路无创新10%。(3)书写不规范,有明显抄袭,或有部分作业未完成10%。未提交作业记0

素质考核

1)学习态度端正,能按时完成课前习任务;学习兴趣浓厚,经常问问题;遵守纪律,课堂发言积极(20%)。(2)热爱科学,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较端正,大部分时间能按时完成课前习任务;有学习兴趣,有时会问问题;课堂上有主动发言;遵守纪律(20%)。(2)热爱科学,有一定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经常不按时完成课前习任务;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很少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遵守纪律(20%)。(2)不够热爱科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正确(30%)。(4)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半以上的时间不按时完成课前习任务;基本没有学习兴趣,从不问问题;课堂上从不发言;不太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没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正确(30%)。(4)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不强(30%)。

1)学习态度不端正,从未按时完成课前习任务,从未问问题,课堂讨论从未发言、提问;或不遵守纪律(20%)。(2)不热爱科学,不能吃苦耐劳(20%)(3)讨论发言世界观、价值观不完全正确(30%)。(4)没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30%)。如出现错误价值观、反党反社会言论,记为0分。

期末论文

1)论文选题符合课程性质,选题范围适中,表现出很强的问题意识(10%);

2)语言准确,规范论证过程严谨、充分,结论清晰(20%);

3)层次清楚、组织严密,连贯一致(20%);

4主题突出、结构完整30%

5)论文符合学术规范(20%)。

1)论文选题恰当合理,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10%);

2)语言较为准确,规范论证过程严谨、充分,结论比较清晰(20%);

3)层次较清楚、组织严密,连贯一致(20%);

4主题比较突出、结构完整30%);

5)论文符合学术规范,有部分抄录(20%)。

1)论文选题较为合理,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意识(10%);

2)语言较为准确,规范论证过程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且较为充分,结论较为清晰(20%);

3)文章结构层次较为合理,组织较为严密(20%);

4主题比较突出、结构比较完整30%);

5)论文基本符合学术规范,有部分错误和抄录现象20%)。

1)论文选题较为合理,但选题凝练不够,问题意识欠佳(10%);

2)语言较为准确,规范论证过程较为合理但不太严谨,不够充分,结论基本清晰(20%);

3)文章结构较为合理,组织具有一定的严密性,但存在部分不连贯现象(20%);

4主题比较突出、结构完整30%);

5)论文基本符合学术规范,有较多错误或抄录现象20%)。

1)论文选题不符合课程性质,或主题不明确(10%);

2)语言缺乏准确性,规范性论证过程随意,且不充分,结论不清晰(20%);

3)文章结构混乱,存在前后不连贯现象(20%);

4主题不突出、结构完整30%);

5)论文明显不符合学术规范,或存在大量抄袭现象(20%)。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教学部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3




《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企业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

Business Management

双语授课

课程代码

24122113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管理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工商管理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第六学期

课程负责人

田光兴

审核人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袁宇.企业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12

参考书目

1.王关义. 现代企业管理(第六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7

2贾旭东. 现代企业管理(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9.

3徐盛华.现代企业管理学(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2.

课程资源

www.icourse163.org/course/CCIT-1207029801?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

www.icourse163.org/course/WHUT-1460686169?from=searchPage&outVendor=zw_mooc_pcssjg_

课程简介

《企业管理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包括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同时,学生需要掌握营销策略以及网络营销等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以及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学生还应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熟悉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标准。



程,熟悉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标准,以及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管理的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 2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与判断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过程状况的能力。同时,学生应能运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3

让学生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企业经营理念和伦理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3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个人责任

8.5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9个人与团队L

9.3能够解释团队的整体目标和分期目标,实施团队工作的过程管理,实施领导并展示组织风格(指导、教练、支持、授权),解释提高积极性的方法(激励、榜样、认可等),对外代表团队,描述指导和咨询。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L

6.1在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中,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品质管理体系。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2具备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2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企业概述

1.企业

1.完成教材第1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3

重点:

1.企业的法律形式

2.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3.公司的治理结构

难点:

1.企业的法律形式

2.公司的治理结构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专题研讨法

4

2.企业的法律形式

课程目标1

3.公司治理结构

课程目标12

4.企业组织结构

课程目标12

2

管理与企业管理

1.管理概述

1.完成教材第2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

重点:

1.管理的职能

2.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难点:

1.双因素理论

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2

2.管理思想的演变

课程目标13

3.企业管理

课程目标13


3


企业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

1.完成教材第3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

重点:

1.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

2.战略控制

难点:

1.战略控制

2.战略实施


讲授法和案例讨教学法

2

2.企业战略管理概述

课程目标1

3.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课程目标1

4.战略控制

课程目标1

4

企业生产管理

1.企业生产管理概述

1.完成教材第4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

重点: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柔性制造系统

难点: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柔性制造系统

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

4

2.生产过程组织

课程目标2

3.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控制

课程目标2

4.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

课程目标12



5


企业质量管理

1.质量与质量管理

1.完成教材第5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2

重点:

1.ISO9000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

2. 6Sigma管理

难点:

6Sigma管理


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

2

2.全面质量管理

课程目标12

3.ISO9000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目标12

4.6Sigma管理

课程目标12

6

企业营销管理

1.市场营销概述

1.完成教材第6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2

重点:

1.市场营销策略

2.移动分销渠道

3.自媒体营销

4.直播营销

5.短视频营销

6.二维码营销

7.网络营销如何引流

难点:

1.品牌策略

2.移动分销渠道

3.网络营销如何引流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专题研讨法

12

2.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课程目标12

3.市场营销策略

课程目标12

4.网络营销

课程目标12

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完成教材第7章自测题

2.线上学习,去中国大学MOOC观看《工商企业管理》课程视频

课程目标1

重点:

1.工作分析

2.绩效考核

3.薪酬管理

难点:

1.工作分析

2.绩效考核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6

2.工作分析

课程目标1

3.人力资源规划

课程目标1

4.员工招聘

课程目标1

5.人力资源开发

课程目标1

6.绩效考核

课程目标1

7.薪酬管理

课程目标1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知识体系,包括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职能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同时,学生需要掌握营销策略以及网络营销等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以及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学生还应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熟悉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标准。

1.企业概述

2.管理与企业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

4.企业生产管理

5.企业质量管理

6.企业营销管理

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0%

个人作业

课堂测验

课程

目标 2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与判断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过程状况的能力。同时,学生应能运用管理知识分析、解释企业的管理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企业概述

2.企业生产管理

3.企业质量管理

4.企业营销管理

×20%

个人作业

课堂测验


课程

目标 3

让学生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企业经营理念和伦理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企业概述

2.管理与企业管理

×10%

个人作业

课堂测验

评分依据:根据学生基于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给分。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50%

平时作业成绩比例35%

课堂测验成绩比例15%

课程目标1

70%

70%

70%

70%

课程目标2

20%

20%

20%

20%

课程目标3

10%

10%

10%

1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个人作业(×70%):围绕课程学习目标进行作业安排,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堂测验(×30%):围绕课程学习目标进行课堂测验,考核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采取课程论文形式,主要考核学生资料收集、阅读、研究设计以及写作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论文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为今后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评分标准详见表5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三)评分标准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程论文

1)论文选题符合课程性质,选题范围适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表现出很强的问题意识。(2)论证过程严谨,所使用的证据或材料充分,结论清晰,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解释力。(3)文章结构合理,组织严密,连贯一致。(4)语言表达准确,叙述清楚,所使用的教育专业术语规范。(5)论文符合学术规范。

1)论文选题恰当合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表现出较强的问题意识。(2)论证过程较为严谨,所使用的证据或材料较为充分,结论清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3)文章结构合理,组织较为严密,连贯一致。(4)语言表达较为准确,叙述清楚,所使用的教育专业术语较为规范。(5)论文基本符合学术规范,无明显错误。

1)论文选题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意识。(2)论证过程具有一定的严谨性,所使用的证据或材料较为充分,结论清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解释力。(3)文章结构较为合理,组织较为严密。(4)语言表达较为准确,叙述较为清楚,所使用的教育专业术语较为规范。

5)论文基本符合学术规范,有部分错误。

1)论文主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但选题凝练不够,问题意识欠佳。(2)论证过程较为合理但不太严谨,具有一定的证据或材料但不够充分,结论基本清晰。(3)文章结构较为合理,组织具有一定的严密性,但存在部分不连贯现象。(4)语言表达基本清楚,所使用的教育专业术语基本规范。(5)论文基本符合学术规范,有部分错误。

1)论文选题不符合课程性质,或题目不明确、含糊不清(2)论证过程随意,所使用的证据或材料极其不充分,结论不清晰。(3)文章结构混乱,前后不连贯现象。(4)语言表达不通顺,所使用的专业术语不规范。(5)论文格式明显不符合学术规范,或存在抄袭现象。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管理学院(部)工商管理系(教研室)讨论制定,管理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毕业实习》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毕业实习

课程英文名

Graduation practice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

09114004

课程学分

4

周(学时)

12周(240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

开课学期

7学期

课程负责人

高枫

审核人

石文兵

先修课程

化工制造与服务企业见习、生产实习

后续课程

毕业设计(论文)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毕业实习》是化学工程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课程教学共建。通过生产实习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问题紧密相连,提升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具备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眼界,丰富知识,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阐述化学工程制品的生产原理,能够将理论结合实际阐述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课程目标2

概述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和作用,阐明化学工程产品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具备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

课程目标3

能够具备专业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能够操作控制生产设备、主动参与生产管理,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具有专业思想、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4

具备团队沟通合作技能,积极主动参加生产实践,与企业岗位团队共同工作,集体探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5

能阐明化工制品的产品属性、市场销售情况,阐明生产制品的工程周期、工艺流程、和产品生产成本构成,能够进行工程管理与经济问题决算。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M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单元(部件)的设计。

1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H

6.2能够根据具体的化工制造或化工技术服务项目分析和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理解应当承担的责任。

2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H

8.3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的安全、 健康和福祉社会责任,理解和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3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H

9.3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4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M

11.2了解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5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内容

1.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带队指导教师完成,主要从出行安全,生产操作安全方面,加强学生保护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请企业工程师进行劳动保护、安全技术、防火、防爆、防毒及保密等内容的安全生产教育。

2.工艺流程实习

 (1)了解某种化学工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装置、控制要点和检测手段;了解其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了解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中间产品和产品的销售情况及产品服务对象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等。

 (2)了解生产该产品在工艺与设备方面的设计原则及方法;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型号、规格、材质、加工特点及要求,以及使用、安装的注意事项等;了解实际运转状况与原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的吻合情况,探索可行的设计思路与改进方法。

 (3)了解实习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各车间的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了解原料和产品的进出通道、操作通道、检修通道及附设装置等。

 (4)了解工厂的防火、防爆等以及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卫生措施;了解供电、供水、排水、供气、供汽以及三废处理等情况。

 (5)对工程研究类课题,应注意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可行的实验手段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等。

3.劳动教育

 积极完成单位安排的大扫除及其每天厂区或办公室等的清洁工作。

(二)时间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实习时间共12周,每周按20个学时计算,共240个学时。具体安排由指导老师与企业和学生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

(三)工作流程

 在学生离校前做好思想动员,强调生产实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说明报到时间、地点及安全;根据学生人数和实习工厂具体的生产情况,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相应小组进入车间,由厂方负责介绍和参观来完成。主要内容有:

 (1)请厂方有关负责人作企业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等情况的介绍,并由厂方安全负责人进行结合工厂特点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工厂生产经营发展情况、远景规划及技术进步重大措施步骤;

 (2)厂方派人带队参观并作企业介绍;

 (3)按实习计划和生产实习内容要求,分小组下车间实习,教师将对学生精心现场指导、检查和提问,学生应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完成实习报告;了解实习工厂和车间生化产品的生产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核算情况;了解主要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和保温防腐措施;了解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了解工厂和车间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了解工厂和车间“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

 (4)教师按要求认真检查实习笔记、批阅实习报告;

 (5)有条件的厂家可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自习,教师同时进行辅导、答疑和提问;收集现场数据,做必要的物料和热量衡算,对生产状况做一定探讨,对发现的问题和工厂和车间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严格遵守工厂和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向车间操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做好实习笔记,积极提出问题,大胆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答问题;

 (6)实习期间请有关技术人员作生产技术报告。

 (7)实习结束时,撰写提交实习报告。

(四)业务指导

生产实习组织形式 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化学工程专业同学进行生产实习;

校外老师1名或多名指导化学工程专业同学进行生产实习。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3-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环节

考核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应用工程推理的原理和方法,假设和简化复杂的工业系统和环境,选择并应用概念性和定性模型,并应用实验验证等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工艺流程实习

10%

单位指导老师成绩(30%

学校指导老师成绩(30%

实习小组成绩(40%

2.通过提取不完整和不清晰的信息,应用事件和序列的概率统计模型,综合考虑工程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在讨论决策分析和合理性评判的基础上,分析与判断解决问题的可行性与和合理性。

3.观察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课程目标 2

1在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中,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机械作品品质管理体系。

安全教育环节工艺流程实习环境


25%

单位指导老师成绩(30%

学校指导老师成绩(30%

实习小组成绩(40%

2.能客观解释机电项目或系统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协助专业团队开展相关评价。

3.能识别、量化和分析新系统、新作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并协助专业团队开展相关评价。

 课程目标 3

1.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

工艺流程实习环节

劳动环节

25%

单位指导老师成绩(30%

学校指导老师成绩(30%

实习小组成绩(40%

2.理解化工行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评价化工生产过程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 4

1. 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

工艺流程实习环节

25%

单位指导老师成绩(30%

学校指导老师成绩(30%

实习小组成绩(40%

2.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

 课程目标 5

1.对企业产品种类的认识水平

工艺流程实习环节

15%

单位指导老师成绩(30%

学校指导老师成绩(30%

实习小组成绩(40%

2.能够使用适当的语言、风格、时间和流程进行交流,应用符合职业和文化习惯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眼神接触、姿态),有效口头回答问题和表达个人观点。


3-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出勤情况15%

实习表现15%

实习日志35%

实习报告35%

课程目标1

10%

10%

40%

40%

10%

课程目标2

30%

40%

10%

20%

25%

课程目标3

30%

30%

20%

20%

25%

课程目标4

30%

30%

25%

15%

25%

课程目标5

20%

20%

30%

30%

15%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100%=出勤情况(50%+实习表现(50%

出勤情况:共计100分,缺勤一次扣5分。

实习表现:共计100分,根据实习期间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老师根据情况打分。

2.实习考察评定

实习考察(100%=实习日志(30%+实习报告(30%+实习汇报(40%

实习日志:记录每天的实习情况,主要实习内容,包括实验数据,所遇到的问题等记入实习日记。实习日记是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

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情况;报告要突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应准确、具体、文字通顺、简明扼要,实习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实习的目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2)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工厂概况、车间概况、主要产品、人员组成等;

3)典型产品的加工工艺;

4)生产过程中常见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

5)本人在实习中的收获、体会,及对工厂(车间)的合理化建议。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实习考察评定(70%






(三)评分标准

4 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实习日志

实习日志撰写总体认真、质量高;实习期间每天都有对应日志;实习日志内容详实;能运用所学理论对生产中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或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习日志撰写总体认真、质量较高;实习期间对应日志缺少3-5篇;实习日志内容较翔实;能运用所学理论对生产中问题的加以深入分析或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习日志撰写总体较认真、质量较高;实习期间对应日志缺少3-5篇;实习日志内容较翔实;能运用所学理论对生产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但不够深入或对问题有基本的专业见解。

实习日志撰写总体较认真、质量较高;实习期间对应日志缺少6-10篇;实习日志内容不翔实;能运用所学理论对生产中的问题加以分析但不够深入或对问题有基本的专业见解。

实习日志撰写总潦草、质量低;实习期间对应日志缺少10篇以上;实习日志内容不翔实;不会分析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没有自己的专业见解。

实习报告

报告撰写认真,规范。能阐明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及其重要技术;清楚描述车间生化产品的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核算;能清晰地阐明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等;能阐明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对工厂车间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及“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有所提及。收获和体会撰写深刻。

报告撰写认真,规范。能阐明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及其重要技术;对车间生化产品的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核算描述较清晰;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等阐述较清晰;基本阐明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对工厂车间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及“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有所提及。

报告撰写较认真,较规范。能阐明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及其重要技术;对车间生化产品的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核算描述不清晰;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等阐述较清晰;基本阐明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对工厂车间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及“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没有提及。

报告撰写潦草,不规范。能阐明厂史、现状及发展远景及其重要技术;对车间生化产品的工程原理、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核算描述不清晰;设备的类型、结构特点、尺寸、材料等阐述不清晰;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指标和控制方法及测试仪表有所阐述但不清晰;对工厂车间的水、电、气的供应和利用情况及“三废”处理和利用情况没有提及。

报告撰写潦草,不规范。对前面提及5个方面缺少3个方面撰写内容以上的。违反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实习汇报

能全面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实习工作有关的化工工程实践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在工作中时刻践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实习工作有关的化学工程实践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在工作中较好践行了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基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实习工作有关的化工工程实践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中基本能践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基本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实习工作有关的化工工程实践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在工作中基本能践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不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实习工作有关的化工工程实践与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工作中未践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英文名

Factory Designcourse design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08114024

课程学分

6

16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R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化工系

面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期

8学期

课程负责人

高枫

审核人

石文兵

先修课程

1-7学期所有专业课程

后续课程

选用教材

参考书目

课程资源

CNKI中国知网、万方学术、维普期刊、CNKI PUBMED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先修的化工基础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具体进行整体化工反应或分离装置的设计/制作/试验,或者某领域的理论与分析研究。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工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并参加正式的论文答辩。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了解化工工程领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提升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获得化学工程与工艺设计计算、工艺操作、化工生产监测以及生产管理等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提高理论分析与科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设计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及绘图的能力;提高总结、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归纳整理和撰写科学技术类毕业论文的能力。

课程目标2

提高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整个生产流程、生产技术水平与生产管理知识,强化对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的熟悉程度;了解化工生产所涉及的某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课程目标3

使学生能够构建化工基础理论知识框架,具备较强的归纳、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设计计算能力、工艺操作能力、化工生产分析监测能力以及生产管理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4

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及敬业精神。

课程目标5

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具有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程目标6

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主动自我反思、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H

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化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环境及工程需求,应用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能够分析和评价化学工程领域内关于换热器、板式塔、填料塔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1

毕业要求4研究M

4.2具有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平台搭建,开展实验研究,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的基本能力。

2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M

5.1掌握现代设计、分析及模拟技术及相关软件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5.2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现代工具预测、模拟及优化化工工艺过程及设备。

3

毕业要求7工程与社会H

6.1在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中,熟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机械作品品质管理体系。

6.2能客观解释机电项目或系统的实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协助专业团队开展相关评价。

4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H

8.4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

8.5理解基本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其影响

5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H

12.1对于自我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12.2具备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6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内容

1.工程师职业素养

工程职业健康、职业道德伦理、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对工程职业行业和岗位的认识。

2.化工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化工学科的基础性及前沿性问题,化工工程领域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方法,工厂设备设计实践方法。

3,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方法

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方法,中英文文献检索与资源收集方法、研究方案设计和组织,研究方案设计选择和比较、各类计算机软件使用、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4.口头答辩技巧

开题答辩、毕业论文答辩的技巧,答辩语言的组织方法和口头表达技巧。

(二)时间安排

第六学期,教师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第七学期1-6周,学生选题,师生双选确定题目;

第七学期7-16周,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七学期17-18周,学生开题答辩,修改开题报告;

第八学期1-8周,学生开展课师研究;

第八学期6-8周,中期检查;

第八学期9-14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第八学期15-16周,毕业论文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材料归档。

(三)工作流程

1.选题开题

1)选题

选题需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人一题。选题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个性化,有适当的深度、难度和广度,选题一般应为师生可参与接触到的领域,改进题目或新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70%,适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

  1. 开题

  1. 开题前,指导教师需根据课题情况填写《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明确课题的来源、应完成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成果形式、进度计划等。

  2.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报告中阐释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预期目标、进度安排、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等子环节。

  3. 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后,参加开题答辩会,学生陈述时间不低于 10分钟,提问不少于 3 个。

  4. 未通过开题者,应根据指导小组意见进行整改,经指导教师认可后二次开题答辩。

2.撰写指导

1)指导

教师指导每位学生不少于 3 次,如实填写指导记录。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定稿、查重、打印、装订。指导学生参加答辩。

2)撰写

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格式符合《长江师范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字数满足各类毕业设计(论文)最低字数要求,文字规范、字迹清晰、图表整洁、比例适当。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定稿一律用 A4 纸打印。

3)中期检查

学生如实填写中期进展报告,字数 500-800 字,主要包括工作任务的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下一步工作打算。指导教师认真评述,填写意见和建议,字数 100-200 字。

3.文本查重

学生按规范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指导教师初审;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种类要求,提交查重系统查重,毕业论文总重复率不得超过 30%,单项引用他人表述的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 10%

4.评阅

学生按时提交规范的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和电子文档。指导教师和评阅人进行审阅,依据《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撰写《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阅人用)》评语,给出建议成绩,成绩合格者具备答辩资格。

5.答辩

1)答辩准备

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人数设立答辩委员会和若干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成员不得少于 3 人,答辩小组组长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确定答辩时间和答辩记录人,布置答辩会场,报教务处备案。

2)答辩程序

所有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具有答辩资格学生均须答辩;指导教师将审阅合格的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前提交学院,由学生分发至答辩小组成员,参加答辩的设计(论文)版本必须与查重通过版本相同;答辩小组成员分别审阅毕业设计(论文),准备答辩时的提问,每篇设计(论文)提问不少于 3 个;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每位学生陈述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提问及回答问题不少于 3 个,填写《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如实记录答辩过程。

3)成绩评定

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充分讨论,依据《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答辩委员用)》,填写《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委员用)》评语,并给出合议成绩,交学院答辩委员会合议,学院领导小组审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各专业“优秀”等级成绩不应高于 5%。凡毕业设计(论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

(四)业务指导

有高度责任心、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所学专业和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与指导的专业一致或相近,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行业企业中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骨干。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 10 人。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环节

考核

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1.化工工程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了解程度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2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查阅中外文文献、搜集资料、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

3.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设计、解决化工工程领域的研究问题的水平

4.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化工制品、制造工艺及装备的水平

课程目标 2

1.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的了解程度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1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独立开展课题调研和研究的能力

3.准确计算分析数据得出有效结论的能力

4.对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

5.科学素养水平

课程目标 3

1.工程实践的背景的了解程度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1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对比分析各种工程实施方案的优劣的能力

3.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辨能力

课程目标4

1.对化工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2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的水平

3.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水平

4.遵守工程伦理规范的程度

课程目标5

1.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2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程目标6

1.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

1.选题开题

2.撰写指导

3.文本查重

4.评阅

5.答辩

20%

1.指导教师成绩

2.评阅人成绩

3.答辩委员成绩


2.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自我反思、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的水平

4.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指导教师成绩

30%

评阅人成绩

30%

答辩委员成绩

40%


课程目标1

16.5%

16.5%

25%

20%

课程目标2

10%

10%

12.5%

10%

课程目标3

10%

10%

12.5%

10%

课程目标4

23%

23%

12.5%

20%

课程目标5

23%

23%

12.5%

20%

课程目标6

16.5%

16.5%

25%

20%


(二)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100%=指导教师成绩30%+评阅人成绩30%+答辩委员成绩40%

毕业论文评分参照《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按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三)评分标准

4 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指导教师成绩

  1. 工作态度:圆满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大;在工作中虚心接受指导,工作勤奋,遵守纪律,学风端正。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新颖,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高质量完成开题报告;善于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写作水平结构合理,论证充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完全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对前人工作有所改进、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1.工作态度:较好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较大;在工作中虚心接受指导,工作勤奋,遵守纪律,学风端正。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较新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较好体现

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较好完成开题报告;较好地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较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较好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写作水平结构较合理,论证较充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有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态度:能够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中等;在工作中虚心接受指导,工作勤奋,遵守纪律,学风端正。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普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一般,较好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较好地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基本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较简练,基本完整;正文立论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层次较清楚,写作水平结构较合理,论证合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较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较高,较少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态度:基本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一般;在工作中较虚心接受指导,工作态度一般,遵守纪律,学风较端正。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普通,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一般,基本体

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基本完成开题报告;基本完成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一般;外文资料汉译基本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较简练,基本完整;正文立论有基本的科学依据,层次较清楚,写作水平结构基本合理,论证正确。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基本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基础信度,无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态度:没有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低;在工作中虚心接受指导,工作勤奋,遵守纪律;学风

端正。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不恰当,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较低,没有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

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较差,消化新知的能力差;外文资料汉译

准确

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

简练

完整;正文立论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

清楚,写作水平结构

合理,论证

充分不正确。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不达标,格式

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无创新意识体现。

评阅人成绩


  1. 工作量:圆满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大。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新颖,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高质量完成开题报告;善于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写作水平结构合理,论证充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完全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对前人工作有所改进、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1.工作量:较好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较大。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较新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较好体现

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较好完成开题报告;较好地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较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较好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写作水平结构较合理,论证较充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有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量:能够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中等。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普通,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一般,较好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较好地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基本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较简练,基本完整;正文立论有正确的科学依据,层次较清楚,写作水平结构较合理,论证合理。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较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较高,较少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量:基本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一般。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普通,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一般,基本体

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基本完成开题报告;基本完成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一般;外文资料汉译基本准确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较简练,基本完整;正文立论有基本的科学依据,层次较清楚,写作水平结构基本合理,论证正确。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达标,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基本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基础信度,无创新意识体现。

1.工作量:没有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低。

2.选题意义:选题角度不恰当,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较低,没有体现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3.文献与调研:

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收集、文献与调研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较差,消化新知的能力差;外文资料汉译

准确

通顺。

4.研究论证: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研究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

5.写作水平:(1)引言

简练

完整;正文立论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

清楚,写作水平结构

合理,论证

充分不正确。

2)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6.格式规范:查重率不达标,格式

符合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7.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无创新意识体现。

答辩委员成绩


1.答辩报告: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实验方法科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归纳;结论严谨,论文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报告过程: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具备必要的报告影像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答辩报告。

3.答辩:回答问题思维清晰,有理有据,简明准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创新性:对前人工作有所改进、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1.答辩报告: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实验方法科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归纳;结论严谨,论文有较好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报告过程: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具备必要的报告影像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答辩报告。

3.答辩:回答问题思维清晰,有理有据,简明准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有创新意识体现。

1.答辩报告: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实验方法科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较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归纳;结论较严谨,论文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报告过程: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具备必要的报告影像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答辩报告。

3.答辩:回答问题思维清晰,有理有据,简明准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创新性: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较高,较少创新意识体现。

1.答辩报告:论点基本正确,论据基本充足,有基础的论证,条理一般;实验方法较科学,基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结论基本严谨,论文有基础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报告过程: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具备必要的报告影像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答辩报告。

3.答辩:回答问题思维清晰,有理有据,简明准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创新性:结论基本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基本可,无创新意识体现。

1.答辩报告: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实验方法不合理,分析归纳不正确;结论不合理,论文无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报告过程:准备不充分,思路不清晰,语言不流畅,表达不准确,无报告影像资料;超时答辩。

3.答辩:不能准确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错误,应变能力差。

4.创新性:结论基本正确,实验分析结论可信度高,无创新意识体现。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化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教研室)讨论制定,化学化工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版权所有 © 2007-2021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408100 电话:86-023-72792170 传真:86-023-72790008 联系地址: 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