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

化学化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24-04-27 访问次数:10



化学化工学院工作条例

 

第一章    

第一条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化工院)是学校所属二级内部办学实体。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履行本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

第二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履行本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特制定本工作条例。

第三条本工作条例应根据学校工作的变化及本院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和完善。

第四条本条例经院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和学院领导批准后有效。

第二章化工院内设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代表该学院对学校负责,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下,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行使职权。

第六条学院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内设机构,并报学校批准。学院内设机构分为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两类。管理机构负责人属于干部序列,纳入干部队伍进行管理;业务机构由学院根据需要设置,专业负责人工作待遇由学院根据实际决定。

(一)管理机构

1.学院办公室。学院办公室负责做好行政人员日常管理,以及档案、资产、财务、网络及信息公开等工作,确保院务工作正常运转。学院办公室工作职责另行制定。

2.实验教学中心。学院设立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制定本中心总体建设规划及年度建设计划,编制中心建设方案并推进实施。学院要确保中心面向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其他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开放,组织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的改革,监控教学质量,负责实验课程和实验教材建设;统筹管理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统一管理、保养和维修实验设备,统一规划使用实验教学经费和仪器设备经费;负责实验课程主持人和实验技术人员的选聘和考核工作等。

3.团总支。负责学院共青团工作,指导学生会工作。

(二)业务机构

1.教学系。化学化工学院设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教学部三个教学系(部),负责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起草、修订、执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

2.研究所(中心)。学院可以根据重要科学建设任务或重大科研任务需要设立研究所(中心),负责相应学科方向汇聚队伍、科学研究工作,组织团队成员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研究所(中心)至少需要有10个以上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团队成员。

第三章化工院的职、权、利

第七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职责

1.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2.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3.确保学院党总支正常开展工作,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4.抓好我院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培育良好教风、学风。

5. 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6. 关心民主党派人士和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搭建成长平台,发挥积极作用。

第八条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职责

1. 根据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和自身实际,制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并上报学校审批。

2.组织实施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各项专项规划及年度计划,在总结、自查的基础上,自觉接受学校的检查、评估和监督

第九条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职责

1.制定和组织实施化工院学科建设、科技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统筹、协调化工院学科、科学研究资源配置。

3.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检查、考核、评估工作化工院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

4.按学校规定培育、申报、管理各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5.组织、协调化工院重点学科、立项建设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6.组织、指导、协调化工院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对本院申报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和风险评估。

7.协助学校管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统一管理化工院所属的科研机构。

8.负责化工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9.负责化工院科技统计工作和科技保密工作。

10.组织开展化工院的科技学术活动,包括学术咨询和学术交流工作

第十条队伍建设和干部聘用

1.根据学校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及学校确定的编制数和岗位数制定和实施化工院队伍建设规划。

2.制定学院内部聘任和考核的实施细则,并按规定的权限负责化工院教职员工的招聘、聘任和考核工作。

3.按照学校干部选任规定,在学校党委指导下,向学校推荐办公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人选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根据共青团有关规定选聘团总支书记并报党委组织部审批。根据需要选聘专业负责人、研究所所长。

4.制定化工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并报学校审定。

第十一条教学工作职责

化工院接受教务处、国有资产处等部门对教学工作、实验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与指导。

1. 根据学校规定,制定化工院教学管理制度。

2.负责化工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与执行。

3.组织开展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负责化工院各类教学建设、教改研究和教学奖励项目的规划、论证、推荐和申报。

4.对化工院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负责化工院学生专业课程考核工作;全面负责化工院的教学质量管理,接受校内外对化工院教学工作的检查;负责化工院教学状态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填报,按照规定做好教学文件资料的留存和归档。

5.协助学校做好化工院各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6.组织落实对外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

第十二条团学及招生就业工作职责

1.根据全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化工院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2.负责化工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时事政策、理想信念、心理健康、道德诚信、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就业与创业等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研究解决涉及学生健康成长和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班级、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等工作。

3.负责化工院辅导员、班主任的选聘、管理、培养、使用、考核。

4.负责化工院学生党团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和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负责化工院团总支工作,指导学生会工作。

5.组织和落实化工院学生的报到注册、学费催缴、档案管理、学生证件管理、学生考勤、班级管理、寝室管理、迎新、毕业生离校等日常管理工作。

6.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建立健全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认真做好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发放、学费减免、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各类资助工作。

7.组织实施化工院学生综合测评、评优推先和学生政审及鉴定工作。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综合测评材料、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成果、发表论文以及奖惩材料的归档工作,尤其是核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优成绩,按时按质完成有关材料立卷归档。

8.负责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情况调查,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并依照学校有关规定,按照程序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负责记过及以下违纪学生的纪律处分,并报学工部备案。

9.负责化工院招生就业工作,完成学校要求的工作目标。

10.建立健全划拨学院的困难补助、活动费、奖学金等各项学生工作费用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11.切实履行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职责,并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问题负直接责任。

第十三条对外合作与交流、校地合作

化工院有责任不断发展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界的广泛联系和合作。学院应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地合作的主体,在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地方服务与合作处的指导下,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校地合作,不断扩大化工院及相关学科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

1.制订本院对外合作与交流、校地合作工作计划。

2.完成学校交办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校地合作接待任务。

3.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4.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

5.负责对派出教师、引进外籍专家的初审。

6.负责来访短期外籍专家的材料报批及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等工作。

7.负责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组织准备工作。

8.做好对外交流学生的选拔和管理工作。

9.负责留学生的教学和生活等日常管理工作。

10.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接洽,努力实现产学研结合

第十四条财务管理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及学校各项财经制度,负责制定学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2.根据本院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并上报学校审核,并严格按学校批复的预算额度,明确使用范围,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统一管理并按有关规定审批学院的预算经费及各项专项经费。

4.根据学院预算的执行情况,按规定接受学校财务审计和绩效考评。

第十五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

1.负责化工院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统计、登记造册工作,保证国有固定资产安全完整。

2.制定化工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

3.负责化工院内设备的调配使用,并报学校有关部门备案。

4.负责对使用科技经费或其它经费购置的设备的上报工作,使其成为学校固定资产。

5.拟定化工院采购计划并上报学校。

6.参与化工院申请购置的重要设备的招投标和设备采购、验收工作。

7.负责化工院实验设备仪器的保养和维护。

8.负责对拟报废设备提出申请,报学校审批。

第十六条岗位设置、干部配备及管理

1.化工院设院长1名,副院长2名。。

2.化工院院长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与交流、校地合作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学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分管相关工作。

3.化工院党总支设书记1人,当学生人数1200人及以上时可设专职副书记1人。设专职党总支副书记后,党总支书记兼任副院长(不占副院长职数),根据需要分管相关行政工作。

4.学院党总支书记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主持本学院党总支全面工作,负责本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协助党总支书记工作,分管相关工作。

5.学院办公室设主任1名。

6.实验中心设主任1名。

7.设团总支书记1名,由专职辅导员担任。

8.化工院按照学校规定根据需要设系主任若干人。

9.化工院根据需要可设研究所设所长1名,由专业教师兼任。原则上研究所长应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

10.根据专业数和学生人数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专职辅导员和专职秘书。

第四章  会议制度

第十七条党政联席会议

建立健全化工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重要的决策性会议。学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经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党政联席会议的参加成员为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列席党政联席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学院改革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等重要事项。党政联席会由院长或院长委托党总支书记主持。

第十八条化工院院务会议

院务会议由院长主持,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团总支书记、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辅导员、秘书参加。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决议,研究部署学院日常工作。

第十九条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会议

化工院党总支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确保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支持行政负责人行使职权。

化工院党总支委员会会议成员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委员组成。学院党总支委员会会议议事范围和议事规则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执行。

第二十条院教职工代表大会

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如遇重大事项需要临时召集,由5名代表提议,2/3代表附议,报经学院党政联席会批准可以召开。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责和权力是:

1.听取院长工作报告,讨论化工院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化工院岗位聘任方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收入分配原则和办法、教职工考核和奖惩办法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提出建议和意见。

3.对化工院领导干部的管理工作实行民主监督。

4.监督化工院的院务公开工作。

5.积极支持化工院党政的正确决策,支持学院党政依法行使职权,团结全院教职工,培育并保护团队精神。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化工院负责解释。


化学化工学院岗位职责

 

一、院领导岗位分工及职责

院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财务、专业建设、成教、学籍、安全等工作分管学院办公室,联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党总支书记:主持党总支全面工作(含学生工作经费管理),分管党总支、工会、教代会、团学、校友分会、计生、招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统战、对外宣传、学院信息、网站管理和本科生导师等工作。分管团总支办公室,联系化学专业。

副院长(分管教学):分管教学及专业性实践教学工作(含实验教学经费管理)、教研教改、分管实验中心(含国有资产管理和实验室网站建设)学科专业竞赛、教学督导、资料室档案管理、教学会议等工作,协助院长分管专业建设和成人教育。完成学院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副院长(分管学科建设、科研):分管科研、学科建设(含学科经费管理)、科技开发、外事、学术交流(包含学术会议)校企合作(含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科研)和学生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完成学院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二、管理人员职责

1.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学院日常事务协调、处理,办公室人员日常管理,学院各种会议策划与安排,会议纪要编写。学院公章管理,学院日常办公用品的购置。

2)上级各类文件及通知查看、传送、管理、归档,负责每周大事记。

3)对上级各类文件及通知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办;负责安排学院工作会议、政治、业务学习及重要活动,做好会务工作和记录安排,督促检查会议决定执行情况。

4)负责组织起草学院综合性工作报告、计划、安排、总结、工作质量分析和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5)负责组织学院各类考评、检查策划安排

6)负责对外接待、宣传,综合协调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负责本院教职工日常考勤、考核工作。

7)对学院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督办。

8)协助院长对学院的财务进行管理,做好教职工绩效的计发工作。

9)学院各种活动的摄录工作;

10)协助院领导开展教学基本建设和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11)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组织实施与管理。

12)院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2.秘书岗位职责

1)搞好院内办公用品、设备管理。

2)学院所有档案资料(包括纸质资料、电子资料、音像及证书等)收集、分门别类存档、编制说明、调(借)用等管理。

3)学院各种学术会议场所的布置与管理,各种会议记录工作。

4)学院报刊、信件的分发工作。

5)负责本院教学的日常管理及事务性工作,包括教学常规运行,教务管理,考务工作、成绩管理与学籍管理工作、教材征订与发放等。

6)协助办公室主任处理学院日常事务,完成学院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3.团总支书记岗位职责

负责团学、招生就业、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创新创业、学生科研、宣传、学院主页新闻及通知板块的更新与维护等工作。完成学院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4.辅导员岗位职责

   1)每周召开一次学生干部例会(检查值周工作,总结上周工作,布置下周任务)。每周要参加晚间值班一次。

 2)每周至少要找2-3名学生个别谈心,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要求。

3)每周普遍检查总结一次宿舍、食堂、教室、早操、晚自习、晚就寝的纪律、卫生情况。

4)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

5)完成学院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5.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编制本中心(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2)负责本中心(室)常规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

3)领导并组织完成本中心(室)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

4)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检查、实验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改革工作。

5)组织编制本中心(室)仪器、设备、消耗材料等购置计划,负责实验维持经费的审核。

6)领导本中心(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职责,负责对专职实验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

7)负责本中心(室)安全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8)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系主任岗位职责

1)负责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教学活动方案撰写、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制定、执行、检查、效果评价。

2)教学任务(理论和实验)安排。

3)课程建设、教研、教改项目、质量工程等申报、实施及督办。

4)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安排。

5)教研活动的开展、各类教学检查工作;教研改活动的策划、组织与管理、执行情况督办。

6)学生的专业教育、专业实践活动安排、专业技能训练、竞赛、认证等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7)审核各门课程教学进度表,组织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讲授、出题、阅卷、课程设计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查和效果评价。

8)负责所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工作,对仪器、设备的使用、配备、调整、充实,向学院提出方案和意见。

9)各类教学信息的统计与分析,并提供院领导决策。

10)学院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工作职责

 

1.根据学校规定,制定化学化工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教学管理制度。

2.负责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与执行。

3.组织开展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负责学院各类教学建设、教改研究和教学奖励项目的规划、论证、推荐和申报。

4.对学院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负责学院学生专业课程考核工作;全面负责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接受校内外对学院教学工作的检查;负责学院教学状态基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填报,按照规定做好教学文件资料的留存和归档。

5.协助学校做好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学籍管理。

6.组织落实对外办学项目的具体实施。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劳动纪律。

3.必须承担本院安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

4.必须承担本院安排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5.负责按要求填写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教学和实验管理档案资料,并及时上交。

6.加强业务学习,主动进行在职或离职进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业务能力。

7.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8.为人师表,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9.积极工作,争取晋升高一级职称。

10.完成本院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工作规范

 

为稳定教学秩序,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我院教师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规范。

一、品德素养 

1.教师必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并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敬业爱岗,认真学习钻研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力求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

3.教师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等方面严于律己,起表率作用。

4.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育人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5.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任课资格认定

教师任课资格认定,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院教师任课资格,按照《长江陵师范学院教师任课资格审查规定》认定。  

三、教学过程

(一)备课

     1.教师备课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深入钻研教材,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根据学生情况,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确重点、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并撰写教案。

  2.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认真准备好与课程教学有关的教学媒体,并积极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

  3.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学校校历,于开学第一周内填写好《教学进度计划表》(一式三份),交各系审核。学院批准后,一份交学院备存,一份自己保存,一份由院秘书在开学第二周内统一交教务处备案.

(二)授课

  1.课堂讲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向学生系统地教授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在保证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课堂讲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创新。注重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数量,提高信息质量,避免“满堂灌”或照本宣科。

  3.教师应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要结合学科特点,在学科内容和教学各个环节中不断探讨、总结专业教学与全面育人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5.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作业,指定自学内容和参考书目,并可将其纳入考核范围,有计划地进行检查。

6.教师授课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达应清晰流畅,板书要设计合理,文字书写规范。

(三)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

1.教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辅导答疑的工作。辅导答疑活动至少每两周一次,形式可灵活多样。课外辅导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任课教师布置作业, 每学期必修课、限选课至少三次。教师批改作业(含实验报告)要认真、仔细、及时、保证质量, 批改完后要进行讲评,并应督促学生订正,还要做好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记载。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

1.指导实验课

教师要调动学生探究、验证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验课教师要做好实验准备,并要求学生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定,教师在实验进行中要加强指导,不得随意离开实验现场,以便及时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2.指导实习 (见习)

实习包括生产实习、教育实习、专业见习、课程见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各类实习活动。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生活管理、纪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指导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训练和科研方法训练的重要环节。具有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或者具备硕士学位资格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按照学校要求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和规范执行。

(五)考核

按《长江师范学院考试工作管理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四、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1.课程建设是教学基础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大纲制定和修订、教材编写、题库建设及实践教学工作等。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要求积极参加课程建设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课程建设及其质量评估工作的文件,服从校、院关于课程建设的规划和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参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2.根据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研究,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每三年至少须撰写并公开发表一篇教研教改论文。积极参加各种教学会议,教师每两年至少须参加1次和教学相关的会议和培训。

 .教学纪律 

1.教师应按时上下课,不能无故缺课、迟到或早退。不得擅自停课、调课,私自请他人代课。如有特殊情况,须事先向院领导提出,经批准方可调课。教师进入课堂,必须关闭所有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

2.教师上课时应服饰整洁,仪表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明,严禁吸烟。

3.严禁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索取或收受礼品或现金,不得对学生挟嫌报复。

4.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考题,不能随便调整学生的考核成绩或总评成绩,学生的考核成绩要按时上交。

 六、奖惩

1.奖励

为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院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

2.教学事故处理

教学事故的鉴定与处理,按《长江师范学院教学事故的鉴定和处理办法》执行。


 

化学化工学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工作是学院一项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和主要工作。我院以抓教学常规管理为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抓教风促学风,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本院教学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特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本院教学计划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后制定,并由院务会讨论通过。如需调整,必须报教务处批准后方能执行。

2.教师调课、代课办理,由教师网上申请,分管教学副院长核实调课情况,符合要求的,在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申请代课的,须由院长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任何个人均无权私自调课、代课。

3.本院各专业每学期要确定2—3门核心课程,由全院教师认真讨论、院务会讨论通过,报教务处批准。并在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实验设备上保证其教学质量。

4.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和认真辅导。严格按院上核定的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进行教学,严禁无教案上课与个人擅自增减授课时数。

5.教师必须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必须用普通话、规范字进行教学活动。

6.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幻灯机)进行教学。与计算机相关课程要全部或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

7.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和提前下课,因事因病请假必须严格请假手续,经主管院领导批准方能生效,否则按旷工处理。

8.各学科的考核可采取笔试与口试、闭卷与开卷、论文与操作等多种形式,但必须严格考核纪律,杜绝出复习题,指重点,不负责任的命题等不良现象发生。

9.学期总评成绩必须是平时成绩(课堂提问,作业、笔记、实验操作、章节考察—)与期未考核成绩之和,比例为三七开或者四六开。

10.教师的本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一式三份)和上期教学业务档案卡(一式二份),必须在开学两周内交院办,并由院办分别上交教务处和人事处归档。逾期一律不予受理,其后果自负。

11.对任课教师严格考勤,并将每月的考勤情况上报人事处(考勤包括,病事假、公假、旷工等情况)。

12.加强教学检查,保证教学质量。积极配合学院教学督导组对本院教学工作的监督,除院领导、系主任必须完成学院规定的听课时数外,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听课。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自我检查,广泛征求学生对教学的反映。对教学认真负责,教书育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要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并整理典型材料报教务处归档,作为以后评选优秀教师的依据,对少数教学不负责任,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将情况及时报教务处。

13.积极配合教务处对本院进行的各种教学常规情况,力争做到优秀。


 

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教学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一)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授课教师

1)授课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务,且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务者担任,应经过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严格锻炼。

3)新教师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且成绩合格,承担过实验、实习课教学任务,并取得授课教师资格方可承担课堂理论教学。

4)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或者相当的其他高级职称)的教师应积极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

5)理论及实验(实习)课的授课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

2.备课

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1)教师备课要根据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深入钻研教材,编写教案(或电子教案)和讲稿。

2)备课应按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充实于教学内容之中。

3)根据各章节教材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

4)备课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已开课程、相关课程等具体情况,注意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院。

5)选定与教材匹配的参考书,拟定好为学生布置的思考与练习题及自学内容。

6)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各种教学设备、教具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积极采用计算机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7)教研室应坚持备课指导制度,加强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以教学法为主的教学研究工作;随时检查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的执行情况。

8)备课强调教师个人钻研,集体讨论,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3.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授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好课堂教学。

2)课堂讲授应根据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讲解。

3)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讲课内容重点突出,讲透难点,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知识容量密度适宜,基本理论阐述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院实际。

4)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炼、条理清楚,板书文字要符合规范化要求。

6)重视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授课中调整讲课的进度与讲授方式,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沟通,教学相长。

7)按照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严格掌握教学进度。

8)课堂教学,要求站立讲授。教学场所严禁吸烟。

4.教学总结与反思

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总结。总结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材质量及应用情况、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主管教学的院长要听取汇报或组织教师交流。

(二)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1.辅导答疑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安排,一般在自习课时间进行。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带有共性的问题,面对全班学生集体辅导,也可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辅导答疑由主讲教师负责,要认真做好辅导答疑前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辅导答疑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质疑,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意记载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5.辅导答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自愿参加,考试前一般不组织辅导答疑,严禁辅导答疑时向学生暗示考题和出复习提纲。

(三)作业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帮助学生及时消化、理解和巩固所学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时认真的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评定成绩,是检查、督促学生刻苦学习、按时完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解答,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1.收交、检查、评分、登记

1)平时作业应于教师布置作业后一周之内交到教师指定的地方,由任课教师检查登记。未按时送交作业的学生,本次作业的成绩计零分。

2)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份作业进行认真评阅,同时核实其是否按布置的题目、数量完成作业,并按其实际完成情况记分。每次记分情况以平时应完成作业次数除以平时总成绩所应得分。

3)教师必须对作业批改中发现的共同问题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评讲。

2.平时作业批改细则

1)批改方式:平时作业实行课后布置,一周后统一收交批改。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对作业实行全改或抽签选题批改的方式。

2)批改要求:平时作业的批改和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重要检测手段。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质量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作业批改工作。

a.对于论述性作业,教师要通读全文,明确其中心,然后逐段批改。最后评定成绩。成绩要反映出作业的实际水平。

b.对于基础知识训练题类型的作业,教师要一一按照评分标准批改。对于计算型的题,不但要看结果,更要看做题的全过程。对于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应用红笔划出并作出提示。

c.批改老师应做好作业批改笔记,随时记载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或问题,以便讲评时针对实际,有的放矢。

d.各门作业可当成平时成绩,以30分或者40分计入总分,但每次记分情况是以平时应完成作业次数除以平时总成绩所应得分(我院为30分或者40分)。给定成绩和合计成绩要准确无误。评定成绩要客观公正,不送人情分,不打情绪分。

e.作业批改完毕后,教师应做一次详细复查统计,核对作业份数,检查每份作业的成绩是否全部记入成绩登记表。

3.非本专业课教师不得批改作业。

(四)出题、考试、监考

A.出题

试卷技术要求:

a.客观性:试题的内容不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客观性试题的正确答案随机安排,猜测几率小,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主观性试题有明细合理的评分标准,非开放性主观题评分标准预见性好,操作性强;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体现开放性本意。

b.科学性:尽量做到无繁、难、偏、旧试题,不强调死记硬背;主、客观试题的分值比例适当;各试题描述无歧义,且没有相互暗示;考试时间、题量合理。

试卷形式要求:

a.试卷格式:试卷全称应依学院教务处统一规定的格式;整卷的大题和小题分别统一编号;每一大题都有相应的赋分值。

b.试题编排:同一题目的陈述及其相应的插图不跨页;试题编排顺序适合学生心理,基本遵循从易到难;

c.试卷插图:图形准确、清晰,尺寸恰当;图文匹配,并有明确、统一的图形编号;图中所用符号或器件的表示与国家标准的规定一致。

B.考试

1.学生每学期要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参加有关学科的考试、考查,如因病不能参加考试,必须提前两天持医院诊断书,向院里提出申请,经主管教学的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方可缓考,其成绩按正考对待。缓考的时间及要求由院上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确定。

2.具体考试纪律,按学院教务处的有关规定执行。

C.监考

具体监考规则,按学校教务处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见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环节。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获得独立测量、观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等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1)实验室(或教研室)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实验大纲,开出规定的实验项目,选定或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

2)主讲理论课的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实验教学情况,主动与实验课教师配合,防止理论与实际脱节。

3)实验室(或教研室)应按教学要求备课,规范实验教学内容。

4)实验课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应做好仪器、设备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5)实验课教师应向学生清楚阐述实验原理、操作规程以及实验教学要求。实验示范操作熟练、规范,正确掌握时机。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实验安全。

6)实验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指导,观察、记录和评定学生操作情况。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精心使用器材,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7)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评,建立起完善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

8)实验室应积极探讨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更新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方法、试验技术、实验装置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开设新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9)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认真指导学生基本技能操作,重视培养学 生的综合能力。

2.实习(见习)

实习(见习)是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训练,是检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1)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实习(见习)计划内容,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实习(见习)计划的各项要求。

2) 实习(见习)必须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时间和实习计划的要求进行,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和增减。

3)学生进入实习(见习)前,对学生进行实习(见习)动员及岗前教育。

4) 实习(见习)指导教师应对实习工作有正确认识和责任感,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岗位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实习指导能力。

5)指导教师应督促实习(见习)学生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实习实习(见习)学生守正确地进行实际操作。

6)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实习(见习)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认真做好实习记录,实习(见习)结束后要写好实习(见习)报告。并认真评阅实习(见习)报告,给出学生考核成绩和实习鉴定评语。

7)对实习(见习)学生严格管理,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

3.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1)由分管教学的院领导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完成选题、确定指导教师、组织答辩、审定论文成绩等组织工作。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力求理论联院实际,结合工程实践、社会实践中的问题;难度适中,在规定时间内能顺利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能较全面的运用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基本科研训练,有助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指导教师应由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或者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该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4)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学术道德,严禁抄袭,每篇论文(设计)必须通过学校的查重系统(重复率在3%0以内),方可参加答辩。

5)毕业论文的规范、答辩及考核成绩评定及质量标准按《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和《长江师范学院多元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的要求执行。

 

 

 

化学化工学院

关于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领导

实验教学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形式,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院,真正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各系和教研室课程组应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组织编制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学时数应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日历中,末经院主任批准,不得随意增减。

2.在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中,每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实验学时达20学时及以上实验教学环节要尽可能地独立设课。对于学时少的实验课程,可将相关实验课程统筹在一起独立设课。严格实验考试考查制度,对独立设课的,应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考试,并给出相应学分。非独立设课的,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应占一定的比例。

3.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有必要对教学内容筛选、整合,适当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的内容及比例,并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要进行申报审核,予以确认。要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的开放,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实施计划,于每学期初向学生公布。

4.实验教学应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开出率必须达到95%以上,鼓励开设选做实验。指导教师应按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好实验指导书。

三、规范和加强实验室日常工作

1.院领导于开学初制定本学期实验室工作安排,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等,实验中心主任在期初、期终做好实验室工作计划、总结。

2.每个实验项目完成后,须认真填写“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等表格,作为教学档案保存。

4.填写实验项目卡及实验人员卡,规范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仪器设备的帐、卡、物每年核对一次,相符率100%,完好率80%以上。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记录工作。要加强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率。

 5.学期结束后实验中心室主任要统计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实验室人员考勤等三表,报院办公室。

6.各实验室要健全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如:实验教学档案、实验人员档案,设备运行与维修档案等各类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四、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监控

1.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的实验教学检查制度,主要检查实验课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实验室对外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出情况及独立设课情况,给予不定期通报,对于教学事故,要分清责任,严格查处。

2.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监督,院要组织检查和督促实验教学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听课及学生评教,评价办法按涪师院发[2004]93号文件执行。

3.院领导于每学期开学初、期中、期末不定期检查实验室工作,检查结果作为实验人员评优依据。检查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准备、开设实验完成情况、实验人员考勤情况、实验室建设、效益及安全、环境卫生情况等。实验室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抽查。

4.要建立与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院,对实验内容、实验技术队伍、实验条件、教学与学风、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效果等全面进行评价。


 

化学化工学院会议考勤制度

 

会议是学院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议秩序的好坏,是事关政令畅通和教职工自身形象的大事。为了严肃会议纪律,确保会议精神的准确及时贯彻执行,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会议的组织原则

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全院性的政治学习和有关会议,必须坚持做到局部小会服从全院性的大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私自调课、私事、局部小会等为由拒不参加学院召开的会议。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政治学习、教学科研活动、党务政务等各种会议都进行考勤登记且建档考核。

二、会议考勤对象

会议考勤对象为化学化工学院在编在岗的全体教职员工。因外出学习、进修等,并在学校人事处办理和完善相关手续的教职员工,学习期间,不纳入考勤;在会议期间已经办理产假、丧假、公假等请假手续的,不纳入考勤。

三、会议纪律

1.参会人员必须按通知时间提早到会,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2.各种会议每个教师原则上都要带好纸笔,做好笔记。

3.参会人员必须自觉维护会议纪律,开会时不能在会场外面逗留或闲逛,开会时不能随意在会场中走动,更不能中途离会,不准大声喧哗或三三两两“另立会场”,不得翻看与会议无关的报刊杂志或小说等。

4.对会议内容或安排有异议的,会后与召集人沟通,不得在会议室无视会议纪律或无理取闹。

四、会议考勤

1.各种会议(包括全校性会议、学院集体会议、政治学习等)实行签到或点名制。每次会议或政治学习由召集人按通知时间顺延5分钟开始点名,点名不到记迟到。召集人可视会议情况于会议期间随时点名,点名不在者记早退,两次以上点名不在会者视为缺会。迟到的参会人员到会时自觉在点名处消缺席,否则视为缺会。

2.参会人员因病住院或者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必须在会前向召集人请假,并说明原因,经批准后,方能生效,否则一律视为缺会。

3.因学校或者学院安排公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员,也必须提早向召集人请公假,经召集人同意后按公假处理。

五、奖惩措施

1.缺席会议,每次扣200元,迟到、早退每次扣100元,以上扣款从本人年终绩效中一次性扣除;因公开会或出差请假、因病住院等,经学院领导同意后只考勤不计扣。严格控制事假次数,每年原则上事假次数不得超过三次,超过三次以后,按照缺席会议计扣;请病假需要提供相关的病历或者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缺席会议除了给予经济上的处罚以外,还与教职工的日常工作考勤挂钩,每缺席一次会议计旷工1日,每月由办公室统计上报学校人事处并同时在学院办公室和化工院QQ群通告。

2.每学期的会议考勤簿要存档备案,并将每个人的缺勤汇总记入教职员工业务档案,为教职员工职称评审、先进评选,全员聘任等提供参考依据。

3.未尽事宜,参照学校相关考勤制度执行。

4. 本制度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化学化工学院

                              2021-12-27


 

化学化工学院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关系到为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特制订有关档案工作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

党群、行政

1.归档的主要内容是在党群行政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载体材料,均属党政档案。包括党政联习会、院务会记录、政治学习记录、大事记,院务日志、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典型调查材料和统计、党员及干部队伍的选拔、管理文件等。

2.上级和其它单位发来的文、电及附件,要及时登记,按时归档。

教学、科研

3.归档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位工作、毕业生工作、教材等方面。

4.归档的重点是本院的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包括工作计划、总结、课程安排、考补试卷及答案、学生考补成绩、考后分析材料、教案、实验室记载等。

5.科研归档的主要内容有综合管理、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申报奖励等方面。

6.归档的重点是本院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各个阶段的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特别是研究实验阶段形成的作为研究结果依据的原始材料,教师的科研、教研教改成果等。

二、档案要求

7.凡需要作为档案保存的材料要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整理、归档。

8.文件材料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彼此时间的有机联系,并照顾不同类型档案的不同特点。

三、档案移交

9.部分档案需要按时移交给上级有关部门和学院综合档案室的材料,要写好移交清单,一式两份,院上保留一份。

10.重要的档案材料要试行双套制,院上要备份一套,以便查阅。

11.凡是没有移交给上级部门的档案材料,院上要完整收集,妥善保管。

四、档案保管

12.在院领导的指导下,院里兼职档案人员要搞好档案的管理和维护。

13.档案管理要做到“八防”:防盗、防火、防水、防尘、防潮、防霉、防虫、防光。


化学化工学院资料室管理制度

 

1.资料室主要订购和管理与本院相关学科的教学参考书、工具书、报刊、杂志、优秀论文集等,与本学科无关的读物不得订购。

2.订购计划由各系、课程组根据教学需要提出,交主管院领导审查后报学院采购中心批准,并由采购中心采购,购回后交图书馆统一编号、由资料管理员登记入库,方能借阅。

3.本院图书、资料的借阅对象是本院教职工和学生,不面向外单位人员。

4.借阅者必须凭借阅证或借条到资料员处办理登记借阅手续,不得无证(条)借阅。

5.借阅期限不得超过半年。

6.书刊若有丢失或损坏,参照图书馆赔偿办法相应条款处理。

7.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图书资料丢失、损坏的,视具体情况由资料管理员赔偿。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度

 

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认真贯彻《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在坚持规范管理基础上,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特别是在征题、审题、指导教师资格认证、质量与教学管理专项评估、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评价体系。

1.强化质量意识

院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充分认识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始终把做好此项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形成相关人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强化制度建设

按照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健全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体系。制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征题、审题、中期检查、撰写规范、评阅、答辩等方面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环节要求;建立指导教师遴选、激励及培养等机制。从指导教师职称、科研背景、指导学生数量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鼓励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规范制度,对其撰写结构、行文规范、打印排版等方面进行明确要求,并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科技论文写作专题培训讲座,指导学生规范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建立以评估为动力的质量监控机制;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教学管理专项评估制度、创新论文(论文)评选制度;建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档案管理制度,统一规定各项材料的格式要求,统一印制档案袋,做到一生一袋,集中管理。

3.强化过程管理

注重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切实抓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及评分等主要环节工作。

(一)选题管理。科学合理选题是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前提。以专业为单位,面向指导教师征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强调要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新颖性,经教研室主任、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两级审定后供学生选择,确保选题质量;同时,选派不同职称结构的教师组成指导小组,承担整个学生毕业设计的答辩指导工作,并严格控制“生师比”,保障“一生一题”。

(二)开题管理。严谨开题是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以选题研究方向为主要依据,学院成立若干毕业设计开题指导小组。要求学生在开题前必须查阅15篇以上的中、英文文献,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填写《开题报告书》,并经指导教师审核后、由毕业设计开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工作,并填写开题记录,确认是否同意学生开题。

(三)中期检查。过程督导是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键。学院就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论文)工作进展、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学习态度况等方面,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四)评阅答辩及评分。严格答辩评审关,科学合理评定成绩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一项强有力措施。建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分体系,从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不同角度,按不同科类分别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规范评阅答辩程序,评阅答辩工作按照资格审查、论文(论文)评阅、答辩、综合成绩评定、复议等程序进行。答辩过程严格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综合成绩评定实行结构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教师评定成绩、答辩小组评定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形成。对推荐为优秀或不及格以及答辩评分有争议的论文(论文)进行复评。答辩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答辩小组的意见对论文(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后方能装订。举行公开答辩示范会,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分组答辩前,按专业随机抽取5-10%的学生进行公开答辩,按学科成立由院、教研室组成的多个答辩委员会负责答辩评审工作,统一标准和要求,做好示范。

4.强化质量评估

(一)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教学管理专项评估工作。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教学管理专项评估工作。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与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工作采取教研室自评与院学术委员会成员评估相结合方式进行。院里成立评估专家委员会,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和教学管理两个方面通过从撰写规范、学术水平、创新、组织管理、选题、指导教师、答辩及评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二)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院里开展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重点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每年评选。

5.强化条件保障

学院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实验室条件建设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为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基本保障。一是按照“功能强劲、结构合理、通用综合、先进高效”的建设思路和“统一管理、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目标,加大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力度;二是抓好学院资料室建设,努力把资料室建成学生查阅的重要基地和论文写作基地;三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建立能吸纳大学生参加和独立进行科技创新的开放式实验室,完善管理办法,鼓励并资助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积极申报各级奖励,提升学院文化科技含量和水平。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保障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院毕业生工作的总体步骤,特制定如下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方案:

1.学院在第7学期(11月上旬),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本届毕业设计(设计)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动员和教育;各教学系向指导教师征求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教师或学生(自选课题)填写“选题编制报批表”,由系主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两级审定后确定备选课题,形成“选题目录”。根据“选题目录”安排学生选题。选定后,填写“确立表”和“指导教师信息表”,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在第7学期(12月中下旬),学生选题。

3.在第8学期,每年2-3月初,下达任务书,学生填写“开题报告”,指导小组组长组织开题会,填写“开题记录表”。

4.在第8学期第1周至第15周停课进行课题研究。

5.在第8学期第9-10周,院组织中期检查,并填写中期检查表。

6.在第8学期第14周,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设计),填写“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根据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并评分(百分制)。评阅教师评阅,并根据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和评分(百分制)

7.第8学期5月中下旬,院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并公布参加答辩名单和答辩安排。

8..第8学期5月中下旬,院组织论文答辩,填写答“辩记录表”;答辩小组根据评分标准写出评语和评分(百分制);答辩委员会进行成绩评定,院领导小组审定;成绩公布;学生个人总结。填写“信息统计表”和“质量分析报告”,并上报教务处

9.在第8学期5月中下旬,学院组织校、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和推荐,结果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获奖作者完成论文缩写工作,并将纸质和电子文档交实践教学科。

10.在第8学期5月底,学院做好有关资料归档(并刻制光盘2份)和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摘要集和光盘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学生论文档案袋经实践教学科验收后交学校档案室存档。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图表

1.组织结构:

 

2.工作流程图:

 

 

 

 

 

  

 

 

 

 

 

 

 

 

 

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确立制度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选题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个性化,有适当的深度、难度和广度,选题一般应为师生可参与接触到的领域,改进题目或新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适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

3)原则上一人一题,需数人共同完成的选题,每名学生须独立完成其中一部分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在题目上加以区别如:加副标题,并独立创作设计或撰写论文。

2.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审批:

1)各专业研究审定;

2)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3)报学院教务处备案。

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确需更改题目,应经系主任,教学院长审定,并由指导老师送至教务处报批和备案。

4.毕业设计任务书的下达:

1)指导教师认真填写好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提交所在教研室讨论;

3)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查签字,并报教学院长批准签字后下达给学生。

5.指导教师职责:

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老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

1)指导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指导教师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论文题目;

3)毕业设计任务书应明确学生独立完成的内容和进度计划;

4)及时指导和检查学生收集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即时答疑,定期检查学生所写论文的进度。

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规程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科研实践与师生现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答辩除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论文水平,检验论文(论文)文本文献信度外,重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1.答辩委员会的组成:

成立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专业方向和工作实际组建毕业设计(论文)组建若干个答辩小组主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并完成答辩成绩评定;同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小组时,答辩委员会对答辩成绩评定要统一标准、协调考虑。每个答辩小组由三至五名委员和一名答辩秘书(负责答辩记录)组成;答辩小组组长由答辩委员会在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教师中指定一名担任。

    2.答辩资格审查: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须由院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准许参加答辩和不准许参加答辩的学生名单由院答辩委员会予以公布。凡毕业设计(论文)被指导教师或评阅人评定为“不及格”的学生,无答辩资格。

3.答辩委员审查参加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提问。

4.学生准备答辩提纲,指导教师阅正。

5.学生答辩:

1)答辩时间: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时间不应少于三十分钟(含学生论文宣读,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教师在答辩过程中要做好相应记录。

2)学生论文(论文)报告内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论点(或技术路线)、主要内容、最终结论、创新点及其文献综述;

3)答辩方式:采用即问即答的方式公开进行

6.答辩委员提问:答辩委员就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提问,答辩委员的提问不得少于3个。

7.答辩结束以后,答辩小组通过讨论与交流,由组长对每位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根据掌握的综合情况给出答辩成绩,占毕业设计(设计报告)总成绩的40%。

8.每一个组的学生答辩结束后,由答辩教师带回学生论文,院上组织质量监控小组专家和相关专业教师对论文(设计报告)进行抽评,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9.杜绝因答辩教师之间的矛盾在答辩中对学生的发泄,一经发现,坚决取缔相关指导教师的答辩资格。

六、化学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指导教师用)

 

序号

评定项目

      

分值

1

工作态度

圆满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虚心接受指导,工作勤奋,遵守纪律;信守诚信承诺,学风端正。

10

2

   

选题角度新颖,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充分体现了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10

3

文献与调研

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善于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准确通顺。

10

4

研究论证

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

20

5

写作水平

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论证充分;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

20

6

格式规范

符合毕业设计(论文)、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10

7

   

有创新意识体现;对前人工作有所改进、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20

          

100

 

 

(评阅人用)

序号

评定项目

      

分值

1

工作量

圆满完成课题规定任务,难易度、工作量符合教学要求。

10

2

  

选题角度新颖,有相当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充分体现了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

10

3

文献与调研

能独立查阅文献、进行调研、完成开题报告;善于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信息资料,有吸纳消化新知的能力;外文资料汉译准确通顺。

10

4

研究论证

研究计划可行,研究方法科学,实验设计满足课题要求;论证逻辑严密、论据可靠,结论正确,实验分析结论信度高。

20

5

写作水平

引言简练完整;正文立论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论证充分;语言表述准确通顺,运算正确,图表规范,引注无误,汉译英语法正确,辞能达意;文本真实可信,文风端正。

20

6

格式规范

符合毕业设计(论文)、科研学术论文编写规范。

10

7

   

有创新意识体现;对前人工作有所改进、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20

      

100

 


七、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答辩委员用)

  

序号

评审项目

      

分值

1

答辩报告

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实验方法科学,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归纳;结论严谨,论文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20

2

报告过程

准备充分,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具备必要的报告影像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做完答辩报告。

20

3

    

回答问题思维清晰,有理有据,简明准确,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40

4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到见解。

20

                                            

100

 


 

八、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工作纪律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选定的专题研究或设计任务,完成任务后按照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撰写出研究论文,或者编写出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出必要的图纸等。

2.在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中,应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应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与处理;特别要注意收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图书馆和工具书;毕业设计应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努力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专题研究应掌握实验、测试技能,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5.毕业论文(设计)应符合规范化要求。

6.学生应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努力有所创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7.尊敬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爱护教学仪器设备和公共设施,坚持节约,杜绝浪费。

8.严格遵守纪律,论文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再按相关规定办理。

9.学生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以便教师检查和指导,同时学生必须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

九、毕业设计(论文)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院对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有如下建设计划:

1.从事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原则上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具备硕士以上学位的新老师可以经过审核后,方可指导毕业论文。

2.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必须对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的学术水平进行考察。对虽然取得讲师以上职称但无学术水平的教师,坚决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中剔除。

3.由于毕业设计与发表论文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写作方法的培训,并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加以检查和指导。

4.组织有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教师对没有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


 

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业务培训实施方案

由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因此必须对从事毕业设计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

1.指导教师的培训:

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设计写作方法和指导技巧的培训,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加以检查和指导。

2.对学生查阅资料的培训: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从事这项工作,对毕业设计的格式、结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应用都不清楚,所以,必须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培训,具体方式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

3.对指导教师指导纪律的培训:

指导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论文写作技巧,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展1至2次相关问题的讲座。

4.对学生纪律的要求:

毕业设计撰写期间,学生均按正常教学进行考勤;尊敬师长,团结协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虚心接受教师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学生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以便教师检查和指导,同时学生必须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毕业设计工作情况;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禁抄袭、套用他人成果。

5.对论文档案管理的培训:

本科生毕业设计(设计)是反映高校培养人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是我院教学类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必须按《档案法》“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做好收集、编目、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主要进行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建档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培训;保密责任培训,档案查询制度培训。

具体培训方式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对象:参与档案管理的所有人员。讲座老师为我院档案管理部门领导。


 

十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奖励办法

开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定、奖励,对于形成正确的导向,调动师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院要建立并有效运转激励机制,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奖励工作。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有所建树和创新,根据《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

 1.评选范围

化学化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评选条件

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成绩)中获得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

3.组织机构

成立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负责校级和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参评论文的评选和推荐。

组长: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各答辩小组组长

4.评选程序及方法

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

由课题指导教师首先推荐,并另有一位同行专家赞同推荐,各填写一份《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附件16)提交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同时,指导教师应提交如下材料:

)《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一份;

)《长江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评阅人用、答辩委员用)各一份;

)毕业设计完整纸质文本原件(内含任务书和承诺书)一式多份(保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成员人手一份);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专家审读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成员在在规定时间内审读参评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填写《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专家审读评语》(附件17)。

3)专家评审

召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评审会。在同行专家重点介绍和点评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按照《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分表》(附件18)所列评分标准对参评论文(论文)评分(百分制)。《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统计表》(附件19)

(4)成绩确定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小组的评分,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平均的方法,统计参评论文(论文)的最后得分。按校、系(院)两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篇数分别掌握在本届毕业设计(论文)总数的3%、5%以内的原则,按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推荐校级、确定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被推荐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小组要填写《长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附件21)和《长江师范学院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汇总排序表》(附件20),并与评选结果一起送校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后,由学校发文公布。

(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奖励办法奖励

1.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荣获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及指导教师,由院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2.鼓励优秀毕业设计在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对公开发表论文的作者,由学校科研奖励办法奖励。

3.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得市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推荐资格。

(三)、其他

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将毕业设计缩写成5000字左右学术论文,连同其电子文档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十二、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我院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管理,保证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1.经费项目

经费分为论文指导费、资料费、过程管理和实验耗材费等。

2.计划管理和使用

1)经费预算方法。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到费用的地方:论文资料的打印、实验耗材、论文的装订等。

2)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由院主管领导掌握使用,教务处不定期抽查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列出毕业设计经费项目,以便检查和核对。

3)毕业设计经费实行计划单列,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经费实行包干使用。


 

十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1.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应选派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有科研工作经验、思想作风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也可以由老、中、青教师搭配共同组成指导小组,以老带新。为保证论文(论文)指导质量,每个教师指导论文(论文)一般不宜超过5篇,师资紧缺时,最多不超过10篇。

2.论文(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向学生讲清课题意义,提出明确要求,制订工作计划。

2)介绍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指导学生拟订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提纲。

3)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定期深入调查现场,进行具体指导。

4)审阅毕业设计(论文)初稿,指出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写好正稿。

5)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对所指导的论文(论文)提出评分意见,写出评语初稿。

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又要抓住关键,及时指导,应分别情况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4.学生到外单位作毕业设计(论文),可聘请有关单位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研究、业务人员指导。院里将派人负责联系,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需要协助指导的问题。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应请指导人员对学生论文(论文)评定成绩和做出评语。

5.各专业要加强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领导,定期检查进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十四、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工作职责  

评阅人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评阅人不能评阅自己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其职责是:

1.与指导老师共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的审查。

2.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阅标准公正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3.填写“评阅表”,并写出评语。

4.给出具体的评阅成绩。


 

十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工作职责

学院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个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至少有三名讲师以上的教师组成,答辩委员(答辩小组成员)的职责如下:

1.认真学习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相关文件,制定本系答辩规程。组织和监督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

2.答辩小组成员在答辩前要认真阅读论文和答辩“评分标准”,并设计提问。

3.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成员应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论点(或技术路线)、主要内容、最终结论、创新点及其文献综述等进行提问,答辩过程中要做好相应记录。

4.答辩小组在学生答辩完成后要通过讨论与交流,由组长对每位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根据掌握的综合情况给出答辩成绩(可按答辩小组成员的平均成绩确定)。

5.答辩小组对本组较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有义务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写出推荐依据。答辩委员会要对推荐出来的优秀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审,并向学校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6.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要对论文(设计报告)进行抽评,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7.毕业设计结束后,答辩委员应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十六、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传达学校有关通知、要求和信息传递。

2.负责毕业设计写作、答辩过程中各种表格的领取、制作、发放、回收、归档和上报工作。

3.负责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工作。

4.负责毕业设计答辩场地的安排工作、论文查重管理工作。

6.负责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费用管理工作。

7.负责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十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考核涉及到院领导小组工作质量考核、指导教师工作质量考核、论文评阅人工作质量考核、答辩教师工作质量考核和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考核。

1.院领导小组工作质量考核:

考核学院关于毕业设计的各种文件精神是否按时传达;是否即时的组建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答辩委员会;是否即时解决了毕业设计写作、答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否即时组织了论文的答辩等。其考核以好、中和差来权衡,具体由办公室主任主持考核,并将结果公示于全院。

2.指导教师工作质量考核:

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是否积极的进行了指导;是否为学生下达了任务书;是否为学生指定了参考文献;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进行了认真似的指导等。其考核以优、良、中和差来权衡,具体由系分管领导主持,并将结果公示于全院。

3.答辩教师工作质量考核:

是否按时参与答辩;所提问题是否符合题意;问题数量是否足够;答辩成绩是否集体意见,答辩评语是否合理、科学等。其考核以优、良、中和差来权衡,具体由系分管领导主持,并将结果公示于全院。

4.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考核:

是否有高度的责任心;是否认真负责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写作、答辩过程中各种表格的领取、制作、发放、回收、归档和上报工作;是否完成了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工作;是否完成了学校与学院之间关于毕业设计有关信息的传递工作;是否负责了毕业设计答辩场地的安排工作、查重管理工作;是否负责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费用管理工作;是否负责了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其考核以优、良、中和差来权衡,具体由办公室主任主持,并将结果公示于全院。


 

十八、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先进工作者评选、奖励办法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小组和个人,院里将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具体表彰和奖励情况如下:

1.评选办法:

1)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的形式进行提名,申请者或集体必须填写相应的申报表。

2)分管领导在考察、走访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参与答辩的教师进行集体考核决定。

3)考核结果对全系公示3天,在3天内如无异议,即可正式确定。

2.奖励办法:

对获奖的个人和集体,院里颁发奖状和奖励现金,或者在年终工作绩效体现。


 

十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责任事故的界定及处理办法

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由于环节较多,出现事故的可能之处有:组织管理事故、论文指导中的事故、成绩评阅中的事故、论文答辩中的事故等。

1.组织管理事故界定:

1)分管领导没有及时传达学院的相关精神,导致毕业设计工作不正常者。

2)分管领导没有及时启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延误者。

3)分管领导没有及时协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方关系者。

4)分管领导没有注意到其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者。

2.论文指导中的事故

1)指导教师没有及时下达任务书者。

2)指导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者。

3)学生不遵守学校和院里纪律者。

4)学生不认真撰写论文者。

5)学生不听指导教师指导者。

6)指导教师故意刁难学生者。

3.成绩评阅中的事故

1)评阅教师打人情分者。

2)指导教师故意打低分者。

3)指导教师任意打分者(不看论文内容)。

4.论文答辩中的事故

1)答辩教师故意刁难学生者。

2)答辩教师问非论文内容者。

3)学生答非所问者。

4)答辩学生态度不端正者。

5.其他

1)选题大而空,没有结合本专业知识内容或存在其他严重问题,不符合要求者;

2)任务书、开题记录表、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委员会)等表格评分或评语不符合要求者;

3)答辩资格审查不严、抄袭严重的论文通过答辩、成绩计算错误或者涂改分数、假冒签名等问题者。

 

处理办法:

1)对分管领导和教师的事故,将依照学院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按照教学事故,作出相应的处理。

2)对毕业生,将依据学校毕业设计的有关规定和学籍管理办法作出处理。


 

二十、毕业设计(论文)档案管理制度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统称毕业设计)是反映高校培养人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是我校教学类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必须按《档案法》“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做好收集、编目、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

2.工作人员应遵照长江师范学院贯彻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要切实做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建档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同步进行。

3.鉴于本科生论文类型多,论文水平保存价值差异大,需区别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特作如下统一规定:

1)每年对每一毕业班应至少选留3-5份优秀的或具有学术价值的毕业设计,原件留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2)凡具有以下情况的毕业设计,除做到本条上半款规定外,还应分别根据下列规定作相应处理:

①凡涉及技术秘密(指与准备申请专利或技术转让的科研课题关键技术直接相关的),应由院主管领导审定,于学生撰写论文前向指导教师交代清楚,对有涉及关键技术的数据等内容的,一般拟分为正本与副本(含技术秘密部分),正本可公开,副本定为“内部”档案,只限科研课题成员借阅,有关师生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②凡内容与科研课题密不可分的毕业设计,按科研类科技档案保存,由院档案管理人员,与课题档案统一组卷、编目。课题组可自留一份复印件,学生与其它单位不能留。

③凡跨院院作毕业设计又非涉及技术秘密内容的,学生所在院资料室可留一份复印件,有关指导教师也可留一份复印件。

4.凡不属以上三种情况,但对科研课题具有延续性的毕业设计,原件移交院档案管理人员归档编目。

 5.其它毕业设计由指导教师所在院资料室保管,集中管理办法自定,但必须确定保管人员并编制目录。

6.本科生毕业设计(设计)归学校所有,必须按以上规定移交归档,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不得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凡教师因工作需要需保留毕业设计(设计),对不涉及技术秘密的,需经院主管领导签批;对涉及技术秘密的,需经科研课题负责人签批。学生不得保存、复制论文,需要保存者,凡属院级集中保管的,需经院主管领导批准;。违反者一经发现按违反校纪论处,如已产生侵犯学校权益后果的,还得追究其责任并做相应处理。

7.凡需归档保存的毕业设计,其文字材料用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且必须使用蓝黑色或炭素墨水(不得用其它颜色,打印必须用黑色带)钢笔书写,并装订成册。

8.该项工作由主管副院长领导。本规定在应届毕业生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公布,由院办公室监督检查并负责每年夏季学期内进行毕业设计的选留归档工作,由院资料室保管的毕业设计复印件留院长期存用。


 

二十一、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一)、论文

总体要求:毕业论文是科研成果的载体,是学生专业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文献资料。应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题目应科学、合理、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中的问题相结合,不能过大、过小。

目录层次,与正文标题一致。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简要概括,应包含中文、英文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应简明扼要、观点突出、字数合理。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层次清晰,表达准确。

中英文关键词应表达准确、突出主要内容。

正文层次清晰、逻辑合理、有学术水平、工作量饱满、撰写质量高。

参考文献应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且数量合理。

致谢应实事求是、朴实简洁。

具体要求:毕业论文应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字数不得低于8000字。

1. 题目。题目应科学、合理、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中的问题相结合,字数在20字以内。

2. 目录。目录由正文的章、节、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的序号、名称、页码组成,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

3. 摘要。中文摘要应包含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突出新见解,300-6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层次清晰,表达准确。中英文关键词应突出核心内容,按单词和术语外延层次,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表达准确,3-8个为宜。

4.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据论文的主要篇幅,由引言、论文主体及结论或总结等几部分组成,每一章应另起页。正文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计算准确、图表规范、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简练可读、无错别字。引言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查阅和采用文献资料的综述及指导思想。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引言字数不得低于2000字。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全篇论文的质量与水平。社科类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理工科论文通常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等方面内容。结论或总结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综合、归纳以及对选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设想、改进意见等。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精练。名词、名称、量、单位一律按国际(国家)标准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图形、表格、公式应按序编号,其中,公式序号需加圆括号。

5. 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采用脚注、夹注、文后注。当采用文后注时,注释应排在参考文献之前。社科类毕业论文如有需要,可选用此项。

6. 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正文内容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在注释之后(若无注释,则在正文之后)应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资料,总体引用不低于25个。

7. 致谢。致谢是作者对指导教师、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及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的所有者表示感谢。文字要实事求是,朴实简洁,切忌浮夸庸俗之词,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

(二)、毕业设计(含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设计、项目策划、教学设计等

总体要求: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的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严格训练的过程。毕业设计应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结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解决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题目应科学、合理、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大小适中。

2. 目录层次清晰,与正文标题一致。

3.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简要概括,应包含中文、英文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应简明扼要、观点突出,字数合理。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层次清晰,表达准确。

4. 中英文关键词应表达准确、突出主要内容。

5. 正文层次清晰、逻辑合理、有学术水平、工作量饱满、撰写质量高。突出设计主题、意义、核心方法、创新点、应用价值、存在问题、拟改进措施。

6. 参考文献应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且数量合理。

7. 致谢应实事求是、朴实简洁。

具体要求:

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设计是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突出体现由原料进入到产品输出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物料和能量的变化,物料的流向以及生产中所经历的工艺过程、设备仪表等,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

1. 题目。结合新业态、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源于区域经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字数不得多于20字。

2. 目录。正文的章、节、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的序号、名称、页码组成,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

3. 摘要。中文摘要应包含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突出新见解,300-6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层次清晰,表达准确。中英文关键词应突出核心内容,按单词和术语外延层次,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表达准确,3-8个为宜。

4. 中英文关键词应突出核心内容,按单词和术语外延层次,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表达准确,3-8个为宜。

5. 正文包括引言和设计本论两部分。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计算准确、图表规范、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简练可读、无错别字。引言应包括设计背景、国内外现状、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意义,字数不低于2000字。本论中应明确包括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工艺流程设计任务、工艺流程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等。工艺流程选择原则应明确工艺的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工艺流程设计方法应明确原料预处理、反应过程、产物后处理、三废处理等环节所涉及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应明确流程的组成、工序、工艺操作条件、控制方案、原料及能量利用、三废治理方法、安全生产措施等方面。本论中还应给出设计存在的不足,及系统的改进措施。

6. 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正文内容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在注释之后(若无注释,则在正文之后)应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资料,总体引用不低于25个。

7. 致谢。致谢是作者对指导教师、协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及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的所有者表示感谢。文字要实事求是,朴实简洁,切忌浮夸庸俗之词,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

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应体现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基本标准包括:毕业设计报告书(毕业设计说明书),不低于5000字,主要以图、表分析为主,图、表、文字篇幅不少于25页;1:1实物样机或者缩放比例模型;毕业设计展板(不少于1张,展板大小可参考全开画幅大小而定)。

1. 题目。题目应科学、合理、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与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中的问题相结合,字数在20字以内。

2. 目录。目录由正文的章、节、注释、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的序号、名称、页码组成,按两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标题一致。

3. 摘要。中文摘要应包含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突出新见解,250-5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层次清晰,表达准确。中英文关键词应突出核心内容,按单词和术语外延层次,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表达准确,3-5个为宜。

4.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毕业设计的主要篇幅,由引言、设计主体及结论或总结等几部分组成,每一章应另起页。正文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计算准确,图表规范、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简练可读,无错别字。引言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查阅和采用文献资料的综述及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思想。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引言字数不得低于1500字。设计主体是毕业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应包括对毕业设计的市场调研、设计定位、概念草图方案、优选方案出图(电脑效果图)、人机交互界面系统分析、场景体验式模拟分析、造型材料与工艺分析、CAD带尺寸图纸标注、爆炸图展示及结构剖析、设计说明等方面内容。结论或总结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综合、归纳以及对选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设想、改进意见等。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精练。名词、名称、量、单位一律按国际(国家)标准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图形、表格、公式应按序编号,其中,公式序号需加圆括号。

5. 注释。注释是对毕业设计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采用脚注、夹注、文后注。当采用文后注时,注释应排在参考文献之前。

6. 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正文内容的科学依据、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在注释之后(若无注释,则在正文之后)应按正文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资料,总体引用不低于15个。

7. 致谢。致谢是作者对指导教师、协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有关组织和个人以及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的所有者表示感谢。文字要实事求是,朴实简洁,切忌浮夸庸俗之词,原则上不超过800字。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分析、课堂教学设计等部分,字数不低于8000字。

1.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指对所选内容的总体背景分析,分析时应正确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基本事实,画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整体把握学段的教材,描述知识的前后逻辑关系。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所选内容确立目标,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清晰准确,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要具体,有可观察性或可检测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要与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并指向所有学生达到的一般要求。

3. 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是阐述教学方法的选择背景、依据、内容、优点等。

4. 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为教学目标服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流程安排体现知识的逻辑性,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的组织有清晰的指令,明确的问题,过程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渗透。要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教学过程的步骤安排依据,板书设计的新颖之处和设计的用意,以及对教学设计的总体评价。

(三)、调研报告

总体要求:调研报告应体现学科性、专业性、科学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字数不得低于8000字。

1. 题目要明确、具体、简练,突出问题导向,说明题目来源,一般不用副标题,控制在25字符内。题目应符合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内容应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联。

2. 目录要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参考文献,注释,致谢或附录,页码等,且与正文标题保持一致。

3. 摘要应包含中文、英文摘要两部分。中文摘要要求准确、精炼,简谱的概括全文,突出主要内容;英文摘要应翻译严谨,语句要通顺,无错别字。

4. 引言要简明扼要,包括提出问题、研究方法、调研目的、调研意义等。

5. 调研方法多样化,不同的课题,可采用不同的调研方法,同一课题也会采取多个调研方法。

6. 调研结果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一手调研材料实事求是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7. 注释和参考文献符合规范要求。

8. 致谢应实事求是、朴实简洁。

具体要求:

调研报告应体现学科性、专业性、科学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字数不得低于8000字。

1. 题目。题目要求明确具体、简练,突出问题导向,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易过长,控制在25字符内。题目应符合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研究内容应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联。

2. 目录。目录至少包括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参考文献,注释,致谢或附录,页码等,且与正文标题保持一致。

3. 摘要。中文摘要要求准确、精炼,简谱的概括全文。摘要应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论等,字数在300-500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对应,英文翻译要严谨,语句要通顺,无错别字,不能直接把在线翻译的内容直接复制粘贴过来。

4. 关键词。3-5个。

5. 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调研报告的 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1)调研的问题;(2)调研的背景;(3)调研的目的;(4)调研的假设(如果需要):(5)调研的意义。

6.调研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调研方法。同一个调研课题会多个调研方法。常用的调研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调研法等。如问卷调研法,其内容应包括:(1)调研样本和对象;(2)调研方法的选取与设计;(3)操作程序和方法;(4)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7.调研结果与分析。这是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一手调研材料(数据、图标)实事求是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其内容包括:(1)简要陈述调研过程;(2)说明调研方法;(3)展示调研结果(文字要精炼、严谨、措辞适当、逻辑性强);(4)分析调研结果(调研解决的什么问题,还要哪些问题有待解决,是否到达了调研目的,实现了原有的假设等);(5)提出对策建议(既具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切记主观臆断);(6)说明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8. 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采用脚注、夹注、文后注。当采用文后注时,注释应排在参考文献之前。社科类毕业论文如有需要,可选用此项。

9. 参考文献。按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书写。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互联网[OL]等。

10.附录。如调查问卷、相关文件以及测量结果表等。


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管理办法

 

为做好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秩序,经学院研究决定,对我院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毕业实习管理

1.实习安排方式:师范专业学生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集中实习;非师范生,专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实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实习需要学院同意后方可采用分散实习。

2.实习日常管理:师范生由教务处安排日常管理带队老师负责,非师范生实习日常管理由学院实践教学管理专职人员会同专业负责人和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按要求每天做好实习签到和写好相应实习记录和心得并上传实习系统。

3.成绩考核制度: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实习带队老师、学院综合评价等三部分成绩组成,实习考核表装入学生档案。

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

1.按时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做好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

2.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及时上传每一阶段的毕业论文材料,逾期不上传材料,造成不能毕业由学生自己负责。

3.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要加强和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对于不听从指导老师安排,导致毕业(论文)设计不能完成的,由学生自己负责。

三、学生安全管理

1.学生原则上在毕业设计不允许请假,若因特殊原因离开学校,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毕业设计期间,学生请假申请需经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签字同意后,再在辅导员处办理离校手续和备案。学生在请假期间要特别注意安全,请假期间造成的个人安全问题学生自负。

2.学生要真实地填写请假理由及行程路线和时间,并保持手机畅通或留下其他通讯方式。若实际请假时间超过了填写时间,学生必须打电话通知辅导员(毕业设计期间要先联系指导教师)。为确保安全,理由及行程虚报的,将取消其课程或毕业设计成绩,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3.学生在请假结束后必须在返回当天到辅导员(毕业设计期间要先联系指导教师)处销假。

4.学生外出实习的安全管理按上文外出实习管理办法执行,外出实习学生要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保持自我防范意识,确保实习安全。若确因有事无法实习的必须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师范生1-3天由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同时同意,3-7天增加学院领导批准,7天以上教务处批准),请假的同学必须在履行完相应手续、通过审批,并在实习带队处备案后方可离校,否则一律无效并视为旷课处理。

本管理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具体解释权归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2021年1月


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为建设和维护优良校风,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使课程考核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根据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和学院多年来课程考核工作的经验,特制定本规范。

1.过程安排:按照学校的相关课程考试文件要求,试卷的命题、审核、考试安排、监考、阅卷、成绩登录等工作由各系(部)和教学秘书共同负责。教学秘书提前1个月发出各门课程的时间,专业负责人安排命题、审题工作,教学秘书安排考场和监考老师,专业负责人以课程组为单位安排教师实行流水阅卷和成绩登录。

2.内容要求: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课、或者学分在3.0以上的课程必须实行教考分离,学时在48及其以上的课程均需要进行半期考试,平时成绩要多元化,可以包含平时作业、习题、讨论、操作、答卷、口试、考勤等多种形式;试卷命题要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教材和教学进度表为依据,考核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试题基本题型及其分值控制按照学校规定执行;非试卷考试的课程其考核方案必须经过专家、专业负责人和教学副院长三级审核。

3.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论文、操作、口试等形式以及其它形式的组合。课程期末考核的方式可采用除主干课程必须采取闭卷考试外,其他的考核方式由开课单位(或系、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和要求决定并报系(院)主管领导批准。实践教学环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的考核方式由学校的相关条例进行规定。

4.其他事项: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

 

 

                                                   化学化工学院

                                                    2021年1月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学业警示实施办法

 

根据《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长师院发〔2017〕105号)、《长江师范学院课程重修管理办法》(长师院发〔2017〕106号)和《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学籍警示实施办法》(长师院发〔2017〕107号2020年修订)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化学化工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化对学生的帮扶和指导,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学生学业预警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监控目标,针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或危机,进行有效干预,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劝导学生纠正学习行为偏差,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

第二条 学籍警示是指学校依据学籍管理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警示学生已经发生的学习问题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同时告知学生父母(或监护人),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补救和防范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制度。 

第三条 学籍警示分为橙色警示和红色警示,在每学期补考后进行。对于平均学分绩点低于2.4的学生给予黄色学籍警示;对于累计不合格课程学分达9学分的学生给予橙色学籍警示;对于累计不合格课程学分达12学分的学生给予红色学籍警示。

第四条学业预警的处理办法

1.学生处于橙色预警状态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告知学生在校具体表现;学院教学副院长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和分析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

2.学生处于红色预警状态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电话通知学生家长来校或主动家访,共同商讨帮扶方案;学院党委书记或院长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和分析原因,并确定专人负责帮扶。必要时报告分管校领导和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帮扶。

3.高一级预警工作应当在低一级预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各级各类谈话以及与家长联系情况要及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第五条学生学业预警情况的查询

学籍警示工作按学期进行,每学期开学补考结束后一周内,由教务处统计学籍警示学生名单,交化学化工学院核实后,确定最终名单并下发《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学籍警示通知单》(见附件1和2)。

第六条学生学业预警通知单的送达

辅导员(班主任)将学业预警通知单送达学生本人和学生父母(或监护人),提醒父母(或监护人)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配合学校督促学生努力完成学业;如按预警等级要求应送达学生家长的,则由学生本人负责寄达学生家长,学生家长签名后寄回或由学生本人交辅导员(班主任),收齐后统一交学生科存档。未收到回执的,要查明原因,根据情况采取重寄、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学业预警信息送达学生家长。

第七条此规定由化学化工学院负责解释,在制度实施前交学校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八条  本办法自2021级全日制化学专业本科生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长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二○二一年九月

 

 

 

附件1:学业预警通知单

附件2:学业预警谈话记录表


附件1

 

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学生家长)

2   —2    学年第   学期                                  第    号

 

 

 

 

学业情况

 

¨ 橙色预警

¨ 红色预警

学业建议

 

学院联系电话

 

联系人

 

家长反馈意见

  

                                     家长签字:

    

注:回信请寄: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学院     邮编:408100

 

 

学生学业预警通知书(存根)

2   —2    学年第   学期                                   第    号

 

 

 

 

学业情况

 

¨ 橙色预警

¨ 红色预警

家庭地址

 

 

家长姓名

 

家长电话

 

学生签名

 

学生电话

 

学业预警通知寄发时间

  

(盖章)

    

 

 

 

 

 


附件2

 

学业预警谈话记录表

 

 

 

 

谈话时间

 

谈话地点

 

学业预警原因:

 

 

 

 

联系家长记录和家长表态: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面谈:地点:            

联系时间:                  联系人签名

谈话记录:

 

 

 

 

 

 

谈话人签名(两人):                               学生签名:

学习计划:

 

 

 

 

 

 

                                                 学生签名:

学院意见:

 

 

 

 

谈话人签名(两人):                             学院领导签名: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及实施办法

 

一、总则

(一)为稳步推进我院化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促进我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根据长江师范学院专业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教学的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化学化工学院特制订如下《化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及实施办法》。

(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

(三)本办法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21届及以后的毕业生。

二、组织分工

(一)由院级教学委员会负责成立化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小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组长,专业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课程负责人、教学秘书、年级辅导员。

(二)化学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小组负责课程考核的合理性审定、课程评价方法的制订、课程目标评价的任务分工、组织收集数据及实施评估、撰写课程分析报告、提出持续改进要求。

三、评价依据

(一)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以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过程及考核材料(如作业、实验报告、考试试卷等)为依据。

四、评价主体及评价责任人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主体涵盖学生、专任教师、学院教学督导、学院管理者、校外专家等利益相关方。

五、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运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课程调查问卷、访谈、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等。

六、评价周期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在每一学期结束后由各课程组相关教师进行。

七、评价过程

考核前,首先确认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成绩比例、考核内容的合理性,经专家、系主任和教学副院长三级审核《课程考核自评表》及《试卷审核表》(或课程考核方案)。考核后,再收集过程性考核成绩及终结性考核成绩,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根据考核方式及对应的课程目标权重值,完成《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单》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表》。

八、评价结果及运用

评价小组根据评价结果形成“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要求评价记录完整、可追踪。评价记录和分析报告由学院存档,保存六年。小组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各任课教师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改进相应教学环节,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评价领导小组根据评价结果,适时修订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及实施办法

 

一、指导原则

(一)为稳步推进我院化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促进我院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根据《化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等标准的要求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的指标要求,化学化工学院特制订如下《化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及实施办法》。

(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

二、实施对象

本办法适用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21届及以后的本科毕业生。

三、组织分工

(一)由院级教学委员会负责成立化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小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为组长,专业负责人为副组长,成员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课程负责人、教学秘书、年级辅导员。

(二)评价小组的主要职责:确定和审查化学专业各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和相关支撑课程的合理性;确定各指标点支撑课程的权重值;制订和审查评价方法;收集数据,实施评估,撰写评价报告,提出持续改进要求。

四、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国标》及“认证标准”、化学专业2019版(2021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及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为依据。

五、评价主体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主体包括本专业毕业生、本专业往届生、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辅导员、学院教学委员会、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校外专家、用人单位及学生实习实践单位八类。

六、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运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访谈、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等。

(一)基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问卷调查的定性评价

根据各毕业要求的性质特点,分别确定调查对象,以明确毕业要求达成定性评价的合理性。问卷调查评价的调查对象包括往届毕业生、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任课教师、学院教学委员会与教学督导委员会、校外专家、实习与见习单位八类。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各项毕业要求均在合格线以上,表明达成。

(二) 基于课程考核结果的定量评价

首先由化学专业毕业要求评价小组确定毕业要求各指标点的支撑课程及权重值;任课教师填写《课程考核合理性确认表》,由院级教学委员会确认课程评价依据的合理性;然后计算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再根据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值和相应课程的支撑权重,计算出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值。最后,将课程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值与制订的合格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支撑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结果。支撑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所有课程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值之和,即为该指标点的达成评价值;按分解的各指标点达成评价最低值来确定该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值,毕业要求合格线确定在0.6,若计算出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值高于合格线,则表明该毕业要求达成。

七、评价周期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以保证每届学生均经过毕业要求达成评介。

八、评价结果及运用

由化学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小组依据每一条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化学专业**届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分析报告》。并依照持续改进机制,及时反馈给各教学环节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用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的持续改进中,也作为专业毕业要求调整的重要依据。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证我院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需求的化学专业人才,为适应化学学科发展特点,保证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根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特制定“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实施方案”,以对化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及达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评价及修订机构和人员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组长:教学副院长

副组长:专业负责人

成员:教学委员会成员、骨干教师、教学秘书、辅导员

二、评价方案

1.评价周期

培养目标每4年进行一次修订,每2年可微调。工作组针对最新一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组织并展开合理性评价工作。

2.评价内容及过程

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2)培养目标与学校及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契合度。

专业培养目标达成性评价的内容包括:

1)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项能力指标达成情况;

2)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

3.评价依据

对于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访谈、网络通信等方式,收集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在校学生等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数据、意见和建议。

对于培养目标的达成性评价,通过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达成情况的评价和建议。

4.评价方法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为通过座谈会、电话访谈、走访、网络通信等方式,获取毕业生、在校学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专业教师、实践实习单位、教学委员会与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意见和建议。

2)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为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毕业生、在校学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专业教师、实践实习单位、教学委员会与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原始数据,由工作组按十分合理0.95、合理0.80、基本合理0.65、不合格0.50分别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获得专业合理性评价结果。

培养目标达成性评价方法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1)定量评价

对于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项能力指标,工作组根据收集的校友及用人单位调查问卷,达成情况按优秀0.95、良好0.85、中等0.75、合格0.65、不合格0.50分别进行统计计算,获得达成性评价结果。

2)定性评价

对于毕业五年左右校友的职业发展状况评价,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定性的综合评价与分析,并给出评价结果。

5.评价结果的应用

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达成性评价的结果,应被直接应用于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并能被间接应用于专业在毕业要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等各个环节的持续改进中。

三、修订方案

工作组结合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需求,参考用人单位、往届毕业生、同行专家、专业教师、在校学生等的评价意见,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修订。学院教学委员会对本专业拟定的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和审议后送交教务处。教务处对培养目标组织审查后,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审议,学院教学委员会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报教务处审批,形成新的培养目标并发布执行。

2020年7月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实施方案

 

为切实保证我院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行业需求的化学专业人才,为适应化学学科发展特点,保证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根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特制定“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及修订实施方案”,以对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定期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评价及修订机构和人员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和修订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

组长:教学副院长

副组长:专业负责人

成员:教学委员会成员、骨干教师、教学秘书、辅导员

二、评价方案

1.评价周期

培养目标每4 年进行一次修订,每 2 年可微调。工作组针对最新一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组织并展开合理性评价工作。

2.评价内容及依据

课程体系评价的标准及依据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依据

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单个指标点的支撑情况

1.课程对指标点的支撑强度是否足够,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支撑课程;

2.是否需要增设课程或减少课程;

3.各门课程的支撑强度设计(权重)是否合理;

1.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报告(年度报告);

2.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目标达成度报告(年度报告);

3.用人单位、实践实习单位、兄弟院校专家评审意见;

4.毕业生跟踪调查(包括第三方评价报告);

5.培养目标达成评价报告。

单门课程支撑指标点的情况

1.课程目标与指标点的对应是否合理;

2.课程主要内容设置是否形成了对指标点的支撑;

3.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授课学时;

总体合理性

1.各类课程比例是否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2.课程设置能够保证毕业要求的能力达成;

3.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

4.课程性质设置合理;

5.先修后修关系明确,衔接合理。

3.评价方法

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定性评价为分别向毕业生、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本校专业教师等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进行评价;定量评价可依据观测和收集数据来进行评价,包括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有关课程体系评价的数据等。

4.评价过程

工作组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电话访谈、网络通信等方式,收集毕业生、用人单位、同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的数据、意见和建议。

系主任根据收集到的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数据情况,确定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形成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报告。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对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报告进行审议,并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专业层面负责落实整改。

5.评价结果的应用

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能否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基础保障和依据,也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三、修订方案

工作组结合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社会经济及行业发展需求,参考用人单位、毕业生、同行业专家、专业教师的评价意见,对课程体系进行定期修订。学院教学委员会对本专业制订的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和审议后送交教务处。教务处对课程体系组织审查后,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审议,学院教学委员会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定稿,报教务处审批,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并发布执行。

2021年4月


版权所有 © 2007-2021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408100 电话:86-023-72792170 传真:86-023-72790008 联系地址: 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