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周礼霜
【编者按】七月的风裹挟着盛夏的热忱,也扬起了青春的帆。一群怀揣赤诚的青年向着田野乡间、小镇社区出发——这是属于“三下乡”的夏天,是知识走出象牙塔、理想扎根大地的约定。
谢依哲:方寸教室聚,千里温情连
在七天珍溪镇的三下乡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意义。第一天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很快被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所融化。我所讲授的两节课里,小朋友们表现得异常配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志愿者的喜悦与满足。为了确保后期闭幕式表演的精彩,我们的教室瞬间化身为舞台。在《猪猪侠》欢快的旋律中,我带领着他们尽情舞动。看到他们努力模仿却略显笨拙的动作,欢笑声充满整个教室。
在这段美好时光里,我结识了几位特别的小 “好朋友”。临近离别时,她们偷偷塞给我几张满载不舍的小纸条。原来,志愿者的意义不在于那些宏大的“给予”叙事,而在于这些细微的情感联结——教会一个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陪他们跳一支虽不完美却充满欢乐的舞蹈,成为他们心中那个舍不得说再见的人。我们带着温暖而来,最终却被他们眼中那纯净的光芒所照亮,指引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这趟旅程,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我们与纯真之间的相互滋养,让爱以最简单质朴的方式,在山野间绽放出希望的翅膀。我将带着此次活动中汲取的宝贵经验,满怀热情地奔赴下一段充满意义的征程。

张越:七日骄阳路,七日珍溪情
七月骄阳炙烤着大地,我们踏着热浪,正式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涪陵区珍溪镇三下乡之旅。
这趟旅程里,我又一次站上讲台,望着台下一双双清澈稚嫩的眼睛,心里泛起奇妙的涟漪。当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像夏日蝉鸣般热烈涌来,那份纯粹的热情撞得人心里发烫。七天里,我认识了太多可爱的小家伙——有上蹿下跳的调皮鬼,有安安静静蜷在角落的内向孩子,也有笑起来像小太阳的开朗宝贝,他们每个人都像一颗独特的星星,点亮了这段记忆。调研时和本地爷爷奶奶拉家常,听他们讲土地里的故事;和队友们一起在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穿梭,把实践活动的脚印印在珍溪镇的角落……这些细碎的片段串起来,成了沉甸甸的收获,也让这趟旅程在记忆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溜走,七天的旅程转瞬即逝,仿佛刚出发时的热浪还萦绕在鼻尖。但那些讲台前的雀跃、田埂上的交谈、队友间的协作,早已化作成长的养分——我知道,这段沾满阳光与泥土气息的经历,会成为未来路上一份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冷思源:讲台播星火,田垄察民情
在这个夏天,我有幸跟随团队前往涪陵珍溪镇,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那短短几日的经历,仿佛一颗颗饱满的青菜头,在时光的悄然流逝中,腌制出了独特的韵味。
支教课堂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最为动人。当我以涪陵榨菜为线索,精心串联起一堂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课时,从榨菜的诞生娓娓道来,到腌制缸里那神奇的发酵魔法,孩子们踊跃地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那一刻,我突然领悟到,乡土教育绝非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灌输,而是巧妙地让脚下的这片土地,化身为最生动、最具感染力的教材。
而调研途中所见所闻,更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农户们在提及青菜头收购时,那紧锁的眉头间,透露出无尽无奈——收购价格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运输成本持续攀升,排队等候更是耗时费力,使得丰收的喜悦被大大折扣。我们团队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渴望为农户们排忧解难,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践的温暖,往往蕴藏在细微之处。清理河道时,我沿着蜿蜒的河道前行,亲眼目睹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长江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敬老院里,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与我亲切地交谈,他们眼角的皱纹里,仿佛盛满了满满的暖意。这些难忘的瞬间,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实践绝非走马观花式的浅尝辄止,而是一场用真心去交换真心的深刻历程。

初审:覃小艳
复审:曹团武
终审:黄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