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动态

市培计划(2025)重庆市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计划培训 (高中化学)学习简报(第三期)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尧登林、余雪莲 日期:2025-10-22 访问次数:10


聚焦素养落地,赋能教学实践

10月2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化学教育专家周业虹教授应邀来渝,通过理论引领+实践展示+专家把脉的多元培训模式,为参训教师构建了理念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本次培训内容系统丰富,研讨交流深入透彻,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专题讲座:理论引领,明晰方向

周业虹教授作了题为《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的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

情境构建,强调贯穿性: “活泼的金属钠”为例,辨析“情境”与“情景”的区别,强调教学情境应具备整体性与贯穿性,成为课堂的“主线脉络”,而非零散的教学点缀;

目标撰写,追求内化性: 结合课程标准,讲解如何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自然融入教学目标,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统一,避免生硬标签化;

学科根基,坚守严谨性:通过剖析“非电解质概念”“指示剂变色pH范围”“胶体概念变迁”等案例,引导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恪守学科规范。她特别指出,要紧跟教材的科学表述,避免自行补充非标准概念,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二、教学展示:实践转化,呈现多元设计

在实践展示环节,五位参训教师代表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充分展现了将前沿理论转化为优质教学设计的能力。五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是核心素养理念在多样化课型中的生动体现:

陈灿良《硫和二氧化硫》——探索元素化合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有机融合;

廖治芬《铁及其化合物》——以“物质转化”为主线,构建贯穿始终的教学情境;

 

王彦朦《催化剂影响下化学平衡图像探析》——融合“碳中和”科研前沿,体现学科的时代价值;

喻林玲《铁泥能制备氯化铁腐蚀液吗》——基于“价-类”二维视角设计单元教学,以问题链驱动深度探究;

张雪萍《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设计阶梯式探究活动,有效突破抽象概念的教学难点。

三、专家把脉:精准点评,引领优化

周业虹教授对说课内容进行精准点评,充分肯定参训教师在“情境贯穿”与“目标内化”方面的实践探索,特别指出王彦朦老师对接国家战略的真实情境设计、喻林玲老师以“解谜”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教学思路具有示范意义。

同时,周教授也提出了宝贵的优化建议:一是要关注教学细节,如物理量使用斜体、浓度表达规范等;二是要增强情境的全程贯穿性;三是要将素养目标更深层地内化于教学语言与活动设计。她强调,教学情境应贴近学生实际,并通过课堂观察与作业反馈检验目标达成度,最终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学员反馈)“感谢周老师对我们教学设计的专业点评!您聚焦核心素养落地、情境线构建及‘价-类二维’视角的融合,精准点出了我们在‘从解题到真正解决问题’上的教学尝试。您既肯定了课堂中以真实问题驱动素养培养的亮点,也明确了优化方向,为我们全员深化化学教学逻辑、打磨高一课程提供了宝贵指引,大家均感收获颇丰!”

四、培训总结:学思并进,砥砺前行

本次培训构建了“理论输入—实践展示—互动点评”的完整学习闭环,内容充实、研讨深入扎实。参训教师普遍表示,在教材理解、情境构建与素养目标撰写等方面收获显著。大家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将所学所悟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落实,为提升重庆市高中化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撰稿人:尧登林、余雪莲

初审:贺薇

复审:谭晓平

终审:黄辉胜

版权所有 © 2007-2021 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邮编:408100 电话:86-023-72792170 传真:86-023-72790008 联系地址: 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